【20171021晨讀感悟】你會正確使用大腦嗎?

今天分享的書是《只贏不輸》,作者:[丹麥] 馬丁·本耶格嘉德、[加]喬丹?麥爾納

平時你有大腦卡殼的時候嗎?通常你會如何處理?繼續苦思冥想還是會暫時擱置一下?

書中作者分享了鍛煉大腦的三個好方法,分別是間歇使用、精準預估和涉獵冷門知識。

『間歇使用』

有時你找一個東西翻遍了全家還是找不到,越是急越是找不到,這時你暫停,大部分情況過來一段時間你一轉身結果發現就在眼前。這是怎么一回事?其實我們的大腦在就像肌肉一樣,使用大腦的最好方式就是高頻工作一段時間,然后短暫放松。只有適時地給大腦叫個“暫停”,它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我以前經常碰到這種情況,月底做報表時,有時兩張表格直接相差一兩分錢不平衡,不平衡意味哪個地方有錯誤,必須檢查出來。這時苦思冥想也難以查找問題所在,這時最好的辦法起身去趟洗手間或者去泡杯茶,出去轉一圈,回來一看,問題一下就發現了,好高效率,而且這招屢試不爽。

作者提醒你在間歇使用大腦時,一定要注意休息時不要被外界打擾,而且休息時讓大腦徹底休息而不是休息時又在思考別的問題。

『精準預估』

對于時間的判斷都是大腦對其的認知程度高低。

記得有個同事小伙子,他特別聰明,現在想想是他大腦對時間的認知程度很高而已。

有次去外管局辦事,拿號碼排隊,他看著我們手中的號碼和需等待的人數以及每叫一個號間隔的頻率,他迅速算出來我們大約還需要等的時間是半小時。結果證明時間計算很精確。

高效人士都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并能很好的把控。比如《窮查理寶典》作者查理.芒格他每次和別人的約會都會提前半小時到達,這樣不會遲到而讓人覺得沒有時間觀念,他還會利用早到的半小時看一會書,這樣顯得多從容啊!

為了避免天天無為的感慨時間都去哪了的混沌狀態,可以讓大腦做如下三項訓練。

001預估

002比對

003積累

對某一件事情預估需要花費的時間,如果記賬一樣可以進行時間的記錄。

推薦APP timelogger2,可以精準記錄,對比自己實際用的時間和預估的差別在哪里?然后進行調整。經過在一定量的訓練積累后,你就能精準預估出自己用在每項日常事物上的時間。這樣不僅提升了大腦對時間的掌控力,而且能夠讓你的時間和精力管理有章可循,更加切實可行。

『涉獵冷門知識』

沒有更大的知識版圖,你就難以獲得真正有優勢和獨特的洞見。

通過多維度發展,會讓你不隨波逐流,獲得不一樣的眼界、知識、靈感。

如同和時間做朋友一樣,我們也要和自己的大腦和諧相處,摸清它的脾性順應其規律做相應的訓練讓大腦更好的為我們服務,來一個高效的生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