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個體筆記】15-2如何成為一個做事情專注又快樂的人

1、現象:小時候那種專注又投入玩的狀態再也找不到了。那么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做事情投入、享受過程的人呢?

2、概念:心流

對所做的事情全身心投入的感受,心流產生的時候,會有高度的興奮感和充實感。

*高度專注一直到結束

*自我消失,忘記很多生理需求、也不在意他人評價。

*時間感消失

*有控制全局的感覺

*過程即回報

在專注目標的過程中獲得專注的幸福,這就是心流的意義。

3、策略:

1)設定能及時反饋的目標。

清晰的目標和即時反饋相輔相成。沒有清晰簡單的目標,根本不可能有反饋--因為你不知道做到了沒有。

例:比如健身,“每次盡力做”就是一個不清晰的目標,你大腦還需要在努力的時候反復思考“是不是盡力了?”很難投入。但是設定到:“每組12次,組間休息30秒,實在做不到就放下”,就是個清晰能反饋的目標。

2)控制技能和難度比

高能力做低挑戰的事容易無聊,低能力做高挑戰的事容易焦慮。但在焦慮和無聊之間,有一個神奇的空間,人在其中很容易進入專注狀態,這就是心流通道。更精確地說,當難度略高于技能5-10%的時候,最容易有心流

3)找到心流通道

當目標及反饋到位,挑戰與能力配比合理,幾次進出焦慮、無聊區,你對自己的心流通道就變得熟悉。你就能讓自己持續保持在心流里,這個時候進步神速。別人夸你“有悟性”,你自己則感覺“迷上了”。天天練習,水平上升就很快。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就是打磨這種你對于心流通道的感知。

4)設計心流通道

需要持續調整難度與挑戰的關系。如果工作難度比較高的時候,第一步布施動手做,而是學會尋找方法論,把大目標拆解到自己能控制、能自我反饋的小目標開始。

5)當工作難度太低,嘗試給自己設定成長型突破。

卓越的人做什么都非常投入,興致勃勃,這不是外在適合的結果,而是內在設計的結果。適合對他們來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小結:心流通道和技能、挑戰相關,實在倦怠和焦慮之間的神奇狀態。帶著一個清晰可即時反饋的目標進入心流通道,時刻覺察自己的狀態,能讓你保持在心流中。根據這個原理,設計自己的學習通道、完成工作的內在設計及設計溝通的心流。

實踐方法:投入一件事10分鐘。專注的人本身會感受到強烈的幸福感,過程即回報,既可以追逐目標,又能享受過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