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成為一個做事情專注又快樂的人

30/5/2017《超級個體》吾愛廬

1、心流:對所做的事情全身心投入的感受,心流產生的時候,會有高度的興奮感和充實感。

2、5個體驗:

高度專注一直到結束

自我消失,忘記很多生理需求、也不在意他人評價

時間感停止

有控制全局的感覺

過程即回報

3、進入心流的三個方法:

清晰的目標、即時反饋以及技術與挑戰的平衡

1)設定能即時反饋的目標

清晰的目標和即時反饋相輔相成。沒有目標就沒辦法反饋。做事情之前先問問自己,這個標準是能獲得反饋嗎?如果自己設定不出來,那么就信任一套能反饋的指標。

2)控制技能和難度比

高能力做低挑戰的事容易無聊,低能力做高挑戰的事容易焦慮。但在焦慮和無聊之間,有個心流通道,人很容易進入專注狀態。當難度略高于技能5-10%時候,最容易有心流。

3)找到心流通道

第一次接觸新事物,很新鮮,一會兒就學會了初彶水平,進入無聊區;過了新鮮勁,遇到一些瓶頸,很多要掌握的細節和要領一下子學不會,就進入了焦慮區;為了掌握,不得不耐心學習,細分目標和動作,慢慢心理踏實了,有底了,hold住了,進入心流通道。這個時候進步很快,天天練習,水平上升更快。

4)設計心流通道

學習可以由自己控制難易程度,但工作的任務和內容不是由自己掌控,需要在完成工作任務之前設計心流通道。

如果工作難度較高,第一步不是動手做,而是學會尋找方法論,把大目標拆解到自己能控制、能自我反饋的小目標開始。需要持續不斷調整難度與挑戰的關系。

當工作難度太低,嘗試給自己設定成長型突破

卓越的人做什么都非常投入,興致勃勃,這不是外在適合的結果,而是內在設計的結果。適合對他們來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4、溝通的心流

話不投機半句多,其實就是兩個人的談話目標不同。所謂“不會聊天,聊不下去”,就是一方不懂得給即時反饋;所謂“我沒啥和你說的”其實是雙方技能和挑戰不同。一個人還在無聊區,另一個人已經在焦慮區。所以找一個知己,必須雙方溝通都要達到心流狀態。

5、踐行:投入一件事10分鐘

投入就是專注做一件事。我最投入的一件事是畫思維導圖。每次心里有些煩事,我就開始畫,從畫中心圖案,到上色,全身心投入,特別放松自在,等到畫圖完成,看著自己的作品,特別有成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