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人,記得感謝你偉大的母親!
一是感謝母親的卓越基因——X染色體有智商基因,女性帶有兩個X染色體,男性則只有一個,人的智力基因大部分由母親負責。
二是感謝母親的情緒平和——媽媽的母性越強烈,情緒越平和,給孩子大腦的健康發育帶來很大幫助,孩子智力提高的可能性越大。
可在孩子的世界里,媽媽情緒平和,他不知道感謝,媽媽脾氣暴躁,他一定抱怨。
有位小學二年級的“問題孩子”,在老師的耐心的勸導下,“坦白交待”了他問題的原因:“媽媽經常罵我,我心都要碎了,哪有心情學習!”
他的言外之意:媽媽,我成績不好,全怪你!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位孩子的理由很奇葩!可他的理由很醫學!
膽識、意志、魄力、精神、聰明等代表智商的各要素,都由五臟和大腦控制。膽識,中醫里指膽主決斷,你有沒有決斷力、膽識,由膽精決定。脾主運化,運化能力強則思維靈活,腎主收藏,決定你能定得住多少,意志和想象力通過脾腎相交來呈現。魄力,在中醫是指肺腎相互作用,肺氣足、腎精足,做事才能夠氣壯山河,才能氣沖牛斗。精神,在中醫是指心腎相交的能力,心力不足、腎精不足,人就沒有精神。“心氣怯者,則性癡而遲語”,心臟、肺駕馭心氣,“腎生骨髓、腦為髓海”,心肺交互、腎和腦相通人才會聰明。
就人的認知活動而言,《黃帝內經》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如果媽媽脾氣暴躁,經常生氣,給孩子的壓力很大,會導孩子心、肝、脾、肺、腎陰陽失調,對孩子的膽識、意志、魄力、精神、聰明等智商要素形成負影響,長期如此,就拖了孩子智商的“后腿”。
在孩子出生后,母親與孩子的情緒互動塑造著腦部更高級的管理區域。人的大腦在出生后兩年會飛速發展,這一時期大腦神經元會成倍增加,并且形成自己特定的基礎結構,這些結構是孩子未來各種能力的基礎。孩子和母親之間的互動、交流,情感的連接,也在為孩子塑造大腦的神經連接。
母親需要通過對孩子進行積極的情緒管理來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如果孩子成長過程中,母親情緒平和,情緒對智力形成良性刺激,智力就會被滿足;母親性格暴躁,情緒對智力形成負性刺激,智力就會被壓抑。兒童時期,大腦的海馬體正在發展,平和、摟抱、輕拍、微笑、教誨、開導等,都會刺激孩子大腦細胞的發育,有利于大腦神經細胞間的復雜聯系。美國有一項權威醫學研究顯示,在和諧和睦家庭長大的孩子的海馬體,比爭吵暴力家庭長大的孩子的海馬體,要大10%。
每一個媽媽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咆哮媽媽”更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從小當“學霸”,所以她要“咆哮”。
有一位“咆哮媽媽”愛子心切,給孩子報了5個班:珠心算能提高記憶力,她毫不猶豫報了,圍棋能鍛煉邏輯思維,她毫不猶豫報了;畫畫能提高想象力,她毫不猶豫報了;武術能促進大腦發育,她毫不猶豫報了;演講能提高語言能力,她毫不猶豫報了。
可孩子不但沒有成為“學霸”,還成了“學渣”。“老娘給你報了那么多班,你就成不了氣候!”她的“咆哮”越來越“哮”,可孩子還是越來越“渣”——她以頭撞墻的心都有了。
一個經典的法律案例。
王媽媽經常咆哮孩子,打孩子,抽孩子巴掌,孩子時不時會被抽得鼻青臉腫。
有人幫孩子將王媽媽告上了法庭。
王媽媽觸犯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
孩子贏了官司。
本文不研究法律。只是本案引起了很多教育專家、心理學家關注。有幾位位專家在就本案接受電視臺采訪時,都意味深長表達了同樣的勸誡——“棍棒底出孝子”是一句行不通的老話,棍棒底下也可能會出孝子,但出的一定是“懦弱膽小的孝子”。
有個別咆哮媽媽也可能會培養出“學霸”,比如孩子遺傳基因特好,智商超人,但他很可能是人格分裂的“學霸”。
棍棒底下出不了真正的孝子。“咆哮教育”也出不了真正的學霸。
世上最營養的“奶嘴”,是媽媽的好情緒。孩子“吮吸”了母親的好情緒,會使體內的內嗎啡變得活潑,腎上腺素變得歡暢,荷爾蒙變得愉快,多巴胺變得開心,后葉加壓素變得靈敏……
世上最垃圾的“奶嘴”,是媽媽的壞情緒。孩子“吮吸”了母親的壞情緒,會使體內的內嗎啡變得呆板,腎上腺素變得郁悶,荷爾蒙變得憂愁,多巴胺變得悲傷,后葉加壓素變得拙笨……
呆板的內嗎啡,郁悶的腎上腺素,憂愁的荷爾蒙,悲傷的多巴胺,拙笨的后葉加壓素……是智商的天敵,它們會導孩子致情緒不穩定、造成了腦功能紊亂,影響海馬體存儲記憶的功能,導致神經調節功能障礙而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
“聰明孩子”和“蠢貨孩子”都是從媽媽的嘴里誕生的!媽媽的暴躁脾氣和咆哮,就像一把刀,割孩子的智商像割韭菜一樣。
情商是智商的“搖籃”。媽媽的壞脾氣,能把這個盛產智慧的“搖籃”徹底摧毀。
“情緒致慧”,是兒童智力開發的新靶向。媽媽的好情緒,勝過10個培訓班。培養“學霸”,要學會“灣道超車”,先把孩子培養成“情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