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干燥了許多天,未見一場像樣的雨水來洗涮空氣,時不時就有積聚不散的粉塵聚集成霧霾霸占天地,此時若再沒有陽光的關照,冬天便顯得混沌、灰暗起來。又過了些時日,小雪、大雪、冬至等節氣皆已過去,還沒下一場雪,便又開始日日盼雪。
昨晚收到天氣預警,預告夜里會有大暴雪降臨,心想:雪終于要來了。等到晚上十點鐘左右,終于有鵝毛大雪開始漫天飛舞,于是很是開心,便安心入睡,專等看第二天的雪景。
天亮拉開窗簾,映入眼前的果然是座銀裝素裹的小城,雪仍舊在下,沒有要停歇的景象。迫不及待的穿上棉服,簡單洗漱好就奔到樓下,自行車扔在庫房,準備踏雪上班,這樣就可以沿路領略雪景。地上的雪已經很厚,踩上去吱吱作響,路邊的草木皆已披上瑩白的雪衣,空氣早被洗涮干凈,深深的呼吸一口,涼涼的充滿泥土香,這是多久沒有的體會了,這步行上班也是許久沒有過了,似乎日子回到了古時悠閑的歲月。
古人在冬天,很有情趣。沒下雪時,就開始端出酒食,在小紅爐上煨熱,然后朝朋友們發出邀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吃飽喝足美美睡到自然醒,第二天推窗看到雪景,狂喜的望向屋外,寫下“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的美好詩句……。現代人忙于生存,日子過的只剩忙碌,難得有這樣的悠閑與詩意了。我生活在小縣城的還可以用單車代步,節奏尚不是太快,若在一二線城市,即使下雪也只能看到地上被踩黑化掉的雪渣,然后便是長長的擠地鐵,依舊在人照燈光下頂著黑眼圈去工作,自然與他們越來越遙不可及,在這方面,有時真不知道文明是進步還是倒退了。想到這心里略微一沉,已到單位。
晚上下班時,雪仍在下,馬路上一切微不足道的東西在雪的映襯下都可愛起來。我特意到附近的地方走走,想好好看看這場難得的大雪。忘記有多少年沒下這么大的雪,踩著厚厚的雪,似乎找回了身體里久已丟失的喜悅與童心。我這個平日里怕冷的人,也忍不住把玩樹上的雪,掬一把揉成雪團扔到遠處,把腳踩在沒有印記的地方,看著自己的足跡傻樂,望著一排排梧桐看了半天它們舒展的健美身姿,覺得到處都是一幅幅自然的美作,這種自然的美凈化了大地,也凈化了忙碌的人心……這種感覺真好。
天漸漸黑透,路上的行人逐漸稀少,世界越來越像個童話里的世界,安靜的美好著。這種景象讓我想到“風雪夜歸人”的詩境,試想在這樣一個白雪皚皚寒冷的冬夜,有一個人冒著風雪歸來,該是多么感人。對于這趕路的人,不管世界多么冰冷,風雪如何強勁,有那么一間草屋、有一個等你的人守在那里,那個風雪中奔波的人就仍有動力走向歸路。他心里載滿溫暖,風雨兼程,不顧饑寒交迫,終于趕在半夜歸來,于是便有了那流傳千古的:“柴門聞犬吠,風雨夜歸人”詩句誕生。試想我們所有的人,在世間的奔波、忙碌,不也就是為了那個小屋的溫暖與回歸嗎?否則奔波半生,意義何在呢?想到這里,便加快了回家的腳步。
作者:古逸,文中照片由作者本人所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