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拜拜 ?圖/網絡
澹澹渭水河畔,一塊青石臺上,一位老者手執釣竿,用一根直鉤,離水三尺,釣著春意綿綿,悠然自得。樵夫不解問道:鉤上沒有魚餌,怎么能釣到魚?老者呵呵一笑,愿者上鉤!
一
在世人的疑惑中,老者形單影只,釣著春去秋來,落雪飛花。時光和他的白發,一縷縷散落在渭河的滔滔流水中。在世人的眼中,他是孤獨的!
而老者總是出神得望著河面,獨自享受著這首美妙的山河交響樂!
在這一段孤獨的時光里,老者面對世人的不解,在渭水邊參悟出了一個天機。老者姓姜名尚,字子牙。
一個人,用這種獨處的方式,在河邊一坐就是多年,這得是一種多么強大的內心!世人在其建立功業后,才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
在成名前,他用了畢生的精力在修行,更多的時候,是在渭水邊釣魚!
他運籌帷幄,參透天機,是因為他把獨處的境界發揮到了極致。
二
還有一種獨處是陶淵明的獨處。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放棄了喧鬧的塵世,過著一種每天可以聞到鳥語花香的生活。
在這片靜謐的田園里,煮一壺茶,望著嘟嘟的水汽,品著空氣中流淌的山野氣息,享受著這份寧靜的時光,創造著千古絕唱!
古人眼里,隱于山,居于水,都是一種修行的方式。
有些人修行,是為了開天辟地,比如姜太公;有些人修行,是為開宗立派,比如鬼谷先生。而陶淵明歸隱田園,只是為了突破自我,不為五斗米折腰!
三
柳宗元的獨處,是需要勇氣的!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面對這樣一個孤寂的環境,風雪瑟瑟,孤舟寒江,你敢忍受這份孤獨?柳宗元在寫出這首詩的時候,全世界就剩他一個了!此時這個世界寒冷的讓人害怕,他被拋棄了,但是他的內心卻有一個滾燙的天下,所以他并不孤獨!他釣得悠然自得!
孤獨是種內心中的空虛感,而獨處是心的修行,內心是寧靜和充盈的。
四
這些大智大悟的人生,都是一個獨處的過程!
當你置身于山川大河中,吸收自然靈氣;或者是獨坐窗口,泡著一杯清茶,置身于車馬喧囂外;這都是在享受著屬于自己的時刻,靜聽著自己的呼吸,品讀著自己的內心。這是一種與他人無關的相處,是一種不打擾別人的高尚行為!
治國或者修身,在此刻都不重要了,對于我們凡人,只要靜靜地享受自己,就已經是一種超凡脫俗了!
所以,清明了,找個陽光大好的日子,不妨拿起釣竿,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獨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