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難。
寫作是一件不斷思考的過程,不管你的產物如何,會帶來很多好處,并沒有明顯的壞處。
在這個章節中,劉未鵬主要講到的是自己對于堅持寫博客的一些反思和總結,作者曾經在CSDN上寫了近六年的博客,并且在2006年的時候建立了一個Google Groups(TopLanguage),由于和長期互動的閱讀者有相同的語言,除圈子之外,又有一片另外的新天地,獲益良多。自己的思維同時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當然在這里,碎碎念不算思考,心情瑣記不算思考,嘮嘮叨叨也不算思考,沒話找話也不算思考……
這種思考,就是潛入問題的底層,觸摸到問題的實質,把水面之下的冰川看清,直到自己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我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這樣做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在文中,關于寫作這方面,作者提到了“價值博客”一詞,博客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一份簡歷,是一個讓別人了解自己的窗口,你平時的關注點,你的生活方式,你的興趣愛好,都可以在這上面看到你的縮影。而“價值博客”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來經營,挖掘自己的特色,建立個人核心價值,你會因此而認識更多的人,博客價值越高,結識的人的層次也會越高,和這些人交流眼界會得到極大的開闊,打開一扇又一扇你原本不知道的大門。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你就是一個創業者,你的產品就是你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想獲得物質自由,工作自由,不受約束。人人都想創業,希望等到自己有一定資本,小宇宙爆發,撬起生命的無限可能。但大部分時候,生活的真實狀態卻不是這個樣子:生活艱辛,工作加班,熬垮身體……我們沒有活成我們想要的那個樣子。
其實,我們任何生命中的一點一滴都是積累,知識,閱歷,經驗……隨著生活的多樣化,我們能使用的工具太多了,互聯網,電子產品,智能機器的日益更新給生活創造了更多的可能。同樣的,有了新鮮的idea才能走在最前端,或者你能捕捉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些都是無形的產品,別人拿不走,只屬于你的資產,你也可以通過這些資產來變現。這是一個艱難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我們都知道,在互聯網上,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因為有無數的信息聚合平臺在期待這些有價值的內容,有搜索引擎為你的內容提供海量的讀者,有海量的人在挖掘和轉載他們在乎的東西。同樣的,為了讓自己的博客更有價值,你必須不斷去思考總結,給出一些獨到的見解,等積累的養分多了之后,也會有相應的反饋蹦出來。
就我自己而言,以前,當我一本接著一本書看的時候,看完之后,大部分是能產生共鳴的才會有一些比較深刻的印象,其余一些不太懂的,仿佛也是囫圇吞棗。回過頭再去看一遍曾經看過的書,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收獲,感受也不一樣。
現在,開始會去寫觀后感,或者是寫一些讓自己比較觸動的地方,有文字的印記,反而更有一種踏實感。其實,每次寫這些東西的時候,會掙扎,會思考,我該以怎樣的邏輯來寫這個?怎樣的表達才不至于讓人覺得繁瑣?怎樣的語言才可以表達我的情感?一步一步在摸索中前進,現在也沒有找到自己的答案。很多過來人告訴你,只要開始寫,繼續寫,多寫,你就慢慢知道其中的道理了,我也在等著時間給我答案。
生活就像是一條漫長的跑道,在你遇到障礙的時候,如果你總是繞道而行,那么這些障礙遲早還會出現在你生命中,直到有一天你無力搬開。如果你選擇積極面對并且去解決問題,看似比別人的速度要慢,但是也鍛煉了自己處理問題的速度,最終你會走的更快。
那些出現在生命中的坎,只要你沒有跨過去,總有一天它會以另外一個面貌出現在你面前。所以,遇到了,不管是何方妖孽,自己去收了吧,這樣,前方的道路越走越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