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中的幸福特別簡單,它是和家人朋友的相伴或思念,是工作時的順心或鬧心,是出門遇到的每一個晴天或雨天,是生活中不時出現的各種快樂或不快等等。也許你要說我沒有幸福的原則,我卻想說,所謂幸福,即是擁有,擁有便是幸福。
不知是從前的哪一年開始,出現了這么個讓人有些不屑的話題:你幸福嗎?還記得最經典的回答是一位老人對記者的提問充耳不聞,裝聾作啞。等記者離去,忿忿的言語:我這么大歲數了還在掃大街,生活拮據,我會幸福嗎?當時好多人都覺得老者的話一語中的,深感:我們太不幸福了!對于那些回答“幸福”的人,嗤之以鼻,曰太假,曰面子,曰做作。
我們不幸福,因為我們沒錢;我們不幸福,因為我們要辛苦的工作;我們不幸福,因為我們和家人朋友領導同事相處不太好;我們不幸福,因為我們努力的奮斗犧牲并未換來相應的回報;我們不幸福,因為事情沒向我們所想的方向發展。等等諸多的因素讓我們覺得生活太累,現實太殘酷。于是開始浮躁,開始抱怨,開始為自己的各種逃避找借口,開始開啟不幸福的旅程,開始理所當然的一踏糊涂……
《金陵十三釵》讓我重新回到那個動蕩不安、朝不保夕充滿中國恥辱的年代。在日軍鐵蹄下的南京,不管是出身高貴還是貧賤,幸福是那么難得卻又如此的簡單。一碗熱粥甚至一捧清水,一句安慰甚至一個眼神,一個患難與共的朋友甚至一聲遙不可及的承諾,都會讓人倍感幸福。那樣的幸福似乎唾手可得,那樣的幸福卻又如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卑微的存活下來的人們,卻不僅僅是向往這種幸福,這樣平淡的幸福竟成了他們生活的希望乃至全部!為了這卑微的幸福,勇士們站出來用性命承擔了責任;為了這向往的幸福,廚師仆人用生命捍衛了平時并不知道在乎的尊嚴;為了這艱難的幸福,金陵十三釵用屈辱洗刷了屈辱;為了這平淡的幸福,女孩們肩負眾人的奢望,剃發革面,走向幸福的明天。
當你怨嘆生活處處不如意時,回首望望歷史,你會發現,幸福不是欲望,所謂的幸福,是如此的簡單。不管是磨難和成就,還是屈辱與驕傲,只要擁有,便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