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本質是關系
世界的本體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與你之間的關系。而關系又分為“我與你”,“我與它”。當我帶著目的和動機和你建立關系時,這時候我和你構建的是“我與它”的關系,當我放下所有的預判和期待的時候,我和你構建的是“我與你”的關系。
這聽起來有點深奧,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大多數時候建立的都是“我與它”的關系,比如我和你交友,一開始是看中你身上某些特質才去和你相處的,這時候建立起的就是我和它的關系;再比如,我為了你好,將你從黑暗的世界帶到真善美的世界里,這時候還是我與它的關系,因為你是帶著預判和期待的。
其實我與它的關系是時時刻刻的,而我與你的關系只是瞬間,是一種很理想的狀態,比如運動員比賽時所謂的出神入化的狀態,就是我與體育活動中的你相遇,建立起我與你的關系,就能身心合一。
我在生活中很少能感受到我與你的這種狀態,不管工作也好,交友也好,看書也好,都是帶著很強的目的去的,可能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保留自己心中一點點凈土是很難得的事情。父母常教育我,不要有事才去找別人幫忙,在平時就應該多和別人保持聯絡,溝通感情,這話并沒有錯,所以說我與它的狀態并不是說不好,但是當你體驗到我與你的狀態的時候,那種感覺會更美好吧。
珍惜規則和權力規則
簡單的說,權力規則運用于社會領域,工作中;珍惜規則用于家庭,用于親密關系的建立。我們人際關系的很多迷霧就是過多的將權力規則用于生活中,用于私人領域中。
權力規則其實建立的是我與它的關系,我們帶著強烈的目的和動機去處理問題;珍惜規則建立的是我與你的關系,我的本真遇到你的本真,從而構建出愛。
武志紅老師的《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老師詳細描述了幾個將權力規則帶入家庭中的例子,用權力的規則的思維解決家庭親密關系的問題,結果可想而知非常慘烈。在社會領域,我們為了構建自己的事業,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我們會建立起我說了算的思維模式,社會殘酷的,我們得用權力規則去守護自己;而在家庭中,親密關系的建立不是靠我說了算這種思維模式就行的,家庭關系的處理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用你的本我去感受、體驗對方的本我,當觸碰對方的內心后,對方也就釋然了,所以說家庭親密關系的處理得用你的愛,用你的珍惜規則去化解和處理。
我覺得在社會領域適當的采取珍惜規則也是可取的,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將自己的員工當成你自己家人對待,員工也會把公司當成命運共同體去對待。當然這里面有很多管理學的智慧,需要自己慢慢去學習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