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在服裝圈兒,雖然不是行業大咖,但是基本哪個流程的崗位都呆過,多少知道那么一點貓膩。我一直提倡線下消費,就是因為服裝這個東西,包涵的項目太多了,不親眼看到,不親手摸到,不親身穿過,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比如:面料。你也純棉,我也純棉,憑什么你賣500,我只能賣50?
親:我這棉花從種植到摘選,到紡紗到織布,都是精挑細選,甚至國外進口,你那是N年的存貨坯布,隨便印個所謂流行的花色或者英文字母,LOGO之類的,就想混大牌?
比如:版型。你也A版,我也A版,憑什么你賣1000,我只能賣300?
親:A版的肩膀,袖籠要求更高,上半部合體,下半部流暢的A字線條,才可能更美。你那是直筒筒順下來,或者自喻為“懶人版”,不挑人,誰都能穿,其實背后隱藏的是根本就沒有版型一說。
比如:原單。你也大牌,我也大牌,我能500買,干嘛要花3000?
親:如果你還相信原單、尾貨這種字眼,我真的是替你著急。樓主十年前在工廠做跟單,生產的就是國外的牌子,當時是小大牌比如POLO,也有部分BOSS,還有現在已經成功進駐中國市場的UNIQLO。沒錯,當時優衣庫還沒有在中國開店,我們的貨都是發往日本的。有沒有尾貨?有沒有所謂的瑕疵品?有!!當然有!!怎么可能沒有?怎么處理?
一,所有的生產訂單,都是嚴格預算,保證產量的,正負2%-3%之間,客戶都可以收貨的。所以,工廠抓的就比較嚴,一般不會超過這個數。畢竟老板生產衣服是想賺錢的,賺庫存是沒有用的。
二,生產廠家,只有生產權,沒有買賣權的,一但被客戶發現產品外流,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就是所謂的侵權了。
三,瑕疵品怎么辦?消毀!在工廠久了,不是破出大洞,一般都不算是瑕疵品的,相信我,多的是師傅妙手回春,那些實在不能穿的,只能當廢布賣掉了。
四,偷竊。安保再嚴格的工廠,也難保有人往外偷衣服,特別是冬天,真穿的多了,保安也沒辦法發現。但是,這些只可能是小件,少數,一般人自己拿回老家穿穿什么的,想要批量,還碼全??你想太多了。現在攝像頭這么流行,怎么可能是吃干飯的?
五,剪標。樓主不能排除真有部分真品外流,或者有剪標孤品漏網。一般這種貨,會出現在城市角落某些精品店里,外貿店里,一上市就被老客,或者眼尖的買家弄走了,還等著賣不出去放網上?那也不會是太好了。
說了這么多,那些原單和尾貨是怎么來的呢?
A工廠為B大牌加工,貨都走了。或許還有個C工廠。C工廠老板心思活,就抄版,它是頂級澳洲綿羊皮,那我們就山羊皮,或者豬皮,牛皮。樣子看一下就能生產個差不多。C工廠也是有技術的,現在沒有技術的都關門了。然后打著B大牌的尾單來賣錢。比國內品牌,或者自己的品牌能多賣一點點錢。
還有一種,就是A工廠生產完B大牌,這么多工人要養活,總要吃飯啊,機器人工閑著也是閑著。面輔料都是有渠道的,咱改個款式吧,反正也不是真抄襲,稍微改動一下,品牌溢價直接省了,所以,外人看起來價格也好實惠。
樓主也不能說這些“尾單,原單”不好,畢竟LV的A貨,還滿大街背呢,外國人還來中國買A貨呢~~是吧?但是,你心里明白就行了,這些不可能是真正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