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蘇東坡《黃州寒食詩帖》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須已白。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在那個暮春季節,多日的春雨連綿不絕,春寒料峭。陋室外面,凋謝的海棠花墜落泥污之中,一片狼藉。東坡病后初愈,獨自對著空灶濕柴,心情凄涼。謫居之怨,流落之悲,遙望家鄉又云路隔斷,遠隔萬里,歸也歸不得……
《黃州寒食帖》被稱為“天下三大行書之一”,是蘇東坡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表達了他彼時惆悵孤獨的心情。
讀著它,頓覺詩意苦澀,一股蒼涼之氣充塞胸中。
多年后,熱愛東坡書法的黃庭堅,在詩稿后面寫下這樣的題跋: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他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于無佛處稱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