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發生了一件有趣的關于買車的事,和大家分享下。
圖片發自簡書App
背景:朋友家里有一輛老福特福克斯兩箱車,最近想再買一輛,看中了2015款歐冠運動版2.0升的尼桑天籟,只跑了一萬多公里,算是很不錯的準新車,砍價砍到13萬以內,問我可不可以入手?
鳳琴:車況怎么樣?錢怎么付?
朋友:車不錯,請人幫認真看過了,只是有幾處輕微的表面擦痕,車款是要求一次性付清。
鳳琴:比新車至少便宜4萬多,還是不錯的,這車很舒適,特別是后排,都說天籟后排是“移動大沙發”。
朋友:就是的,單就舒適性來說,30萬以內都沒有對手,而且這車增加了運動按鈕,也能體驗到一定的“推背感”。
鳳琴:車是劃算的,但是重點還要看適不適合你們,家里買房了沒有?
朋友:房子還沒買……因為只付得起首付,準備等著房子再降價一點入手,買了車就買不了房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鳳琴:那我建議你們還是先買房,不僅因為住房是剛性需求,更因為車子會吞噬現金流,再養一輛車的成本你算過嗎?
朋友:一年的保險、保養、燃油需要一萬多吧。
鳳琴:你說的這個花費算1.2萬吧。事實上不止這些,你的13萬如果沒買車而是投資基金、p2p,一年10%的收益還是問題不大的,所以你每年的養車成本還得加上1.3萬,這還沒完。
朋友:還沒完?還有什么損失嗎?
鳳琴:是的,你買車后,每年會折價,就拿那新車來說,第一年折價近3萬左右,原車主是折價后又讓利了一些,你買了以后每年還會折價2萬左右。所以,你現在有車用,經濟又不寬裕,建議你不要買第二輛車,否則,一年賠出去接近1.2萬+1.3萬+2萬≈5萬。
朋友:我還是很喜歡那輛天籟,真舍不得……現在家里這輛福特福克斯也太舊了,開出去辦事總覺得臉上掛不住,心里沒底氣。
圖片發自簡書App
鳳琴:其實,現在大城市很多人都把自己的車賣了,或者租出去,因為停車費高、交通擁堵,養車不劃算,反而是選擇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比較方便。我們德宏這些地方,公共交通雖然不發達,但是滴滴打車也很方便。你可以每天換一輛車,還有司機接送,每天往返一趟,也就20元,一年7000左右而已。何況你有車,根本不用每天都打車,實際花不到那么高。車子,就是個消費品,在資金緊張,車可買可不買的情況下,盡量別追求這方面的享受,你還可以去看一本書《30年后, 你拿什么養活自己》,里面也談到了換車的例子,而且談了很多很好的理財觀念。
朋友:還好和你咨詢了這件事,要不然要吃大虧了,理財真有用。可惜我已經把錢籌好了,因為他說還有另外的意向買主,我怕落在后面。
鳳琴:沒事,把錢拿去做投資吧,等以后經濟寬裕了再買新車也不遲。以上就是整個故事,理財就是身邊事,不懂理財就會為了要面子而吃大虧,這里面還有個很重要的道理:便宜的東西不見得真的劃算。
朋友:我還有一個疑惑,我如果已經買了房,沒有還貸壓力,添一輛新車又該注意什么呢?
鳳琴:我覺得和現有的車能互補是最好的,比如買一輛SUV,在我們這樣道路狀況不是很好的地區是很實用的。噢,對了,最重要的是不要全款買。
朋友:為什么呢?
鳳琴:這和前面說到的是一個道理,我們傳統觀念是不想欠別人錢,但是欠錢有時候是劃算的,能帶來收益。舉個例子,車20萬,現在貸款首付只需要3成,或者付6成以后貸款免息。我們省下的現金拿去理財,理財收益輕松跑贏貸款利率,這樣手上剩下的的錢就像下金蛋的鵝,還能帶來不錯的收益。全款的話,就太占用現金流了。
朋友:看來這花錢的學問,還真是需要惡補了,不算不知道,全款買車虧大了。
鳳琴:我也是正好知道,以前我也是花錢的冤大頭呢,理財的學習和實踐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期間,理財觀念才能慢慢轉變。
后記:做完咨詢后,朋友打電話給車主,準備說車不買了,沒想車主關機了,后來也不接電話,過了半天回了一條短信:不好意思,車不賣了。我估計是找到了出價更高的主,這樣說來,也算是各得其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