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群聊下面多了一個“群收款”功能。我腦補了如下場景:
小明在群里發了一個群收款,“大哥大姐,老弟老妹可憐可憐我吧,不然只能去吃土了!”
老王在群里丟了一個群收款,一會兒群里炸了。哎喲,我草,還以為是紅包呢,麻蛋的!
二狗發了一個群收款,親,不要忘記午飯是AA喲!于是乎大家狂聊,無奈的二狗發起了@功能,再次提醒各位親,別忘了支付飯錢,哭哭哭
群收款并不是一個新功能,之前微信就推出了AA收款,只是藏得比較深。需要用戶點開“我”——“錢包”才能看到,因此也有不少微信用戶并不知道有這個功能(我就沒有用過)。每次聚餐結束,手機上算一下,群里說一聲,“飯前一共是240,每個人60元,微信和支付寶都行!”。結果會有二狗這樣揣著明白裝忘記的人,群主標示為這60塊錢單獨提醒也不太好。
有了群收款功能,再也不擔心找不到AA了,再也不擔心某些人揣著明白裝糊涂了。吃完飯,只有在群里丟一個群收款,大家快支付呀!忘了?嘿嘿,我@你,再忘我再@,保證你記起來。
群收款解決了兩個問題:1、聚餐AA的收款問題;2、活動定金的收取。
事實上,微信方便的建群功能為活動的組織提供了方面。有時候幾個朋友要約吃飯,臨時拉一個微信群就開始商量去哪里吃了。吃完飯,AA收款,不要太方便咯。還有一些專門的活動群會定期放出一些活動,群主需要收取訂金。群收款功能為活動組織者解決了收款的痛點,不用加微信就可以轉賬,不用問支付寶就能付定金,降低了活動組織者的組織成本。當然,活動收款在操作上還有不少問題。具體來說就是活動發起后,群眾并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參加,發出收款的范圍有點難選。
從使用上來說,群收款功能很完善。用戶只要輸入總額選擇群成員(默認是全部),微信自動算出每個人需要支付的數額,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終結了每次吃飯完掏出計算器算金額的場景。對于個別忘記的人,發起人還可以選擇提醒未支付的人。
從界面設計上,參考了紅包的設計。紅包是紅色,收款是綠色。符合視覺常識,類似于股票,看到紅色就來錢了,看到綠色就……
對比私聊的功能拓展,群收款功能的加入對齊了私聊的拓展,點對點的私聊此處的功能是轉賬,群聊的此處的是群收款,都是金錢交易。
其它方面,群收款功能的加入增加了群的互動性,可以發紅包還可以發收款。嗯,看來有必要多加一些土豪群了,沒事發點收款玩玩,總有二貨會點開付款的,就這么干了!
不足之處,群收款比較容易被群聊天淹沒。雖然群收款增加了提醒功能,但提醒需要發起人主動觸發。不排除有些人揣著明白裝糊涂,再遇上一個臉皮薄的發起人,呵呵了~如果有可能,微信是否可以把群收款功能當做一個制定消息,一只出現在群聊上方,提醒用戶表忘記付款哦(這樣做,那些沒事發“群付款”的傻×似乎有了可乘之機)!
算了,這個功能就目前的使用體驗來說,我很滿意,作為一個產品菜鳥,我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