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和愛情一樣,有美好也有虛妄。將感情浪漫化、將緣分神圣化的人,常常和咒罵婚姻現實人生艱難的群體,有著極大程度的重合。
有個姑娘問我,她和喜歡的男生總是非常巧合地撞見,就像劇集里的擦身而過,“很頻繁很頻繁”,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內心的OS是:想什么呢,有時間揣摩是不是天意,趕緊留下聯系方式有機會更進一步啊!
這個橋段讓我想到一個朋友,某天興沖沖跑到微信群里吼了一聲:“我的兩個前男友竟然在同一天結婚了!是不是緣分!”真是迷之樂天,白眼都翻到后腦勺的我,沒忍住回了一句:“真巧啊,新娘剛好都不是你。”
原諒我的現實。情之為物,抓不住的都是幻覺,抓得住的才叫緣分。
很多時候,對緣分的錯判,往往會遮蔽我們在愛情里的選擇。
于千萬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好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張愛玲的《愛》,文藝青年倒背如流。可我就問一句,張愛玲的緣分固然奇妙,但她經歷的感情,真的是普通人想要得到且能夠承受的嗎?
影視作品也是“緣分”迷信的重災區。
《甜蜜蜜》到最后,李翹和黎小軍駐足街頭,在電視機前收看鄧麗君過世的新聞。一閃神,一轉頭,兩人四目相對,多年的尋找和等待,終換來團圓的尾聲。
但仔細想一想,一旦進入日常生活,黎小軍該如何面對李翹當年隨豹哥赴美的現實,又如何處理豹哥意外身死之后,在感情中投下的陰影?
《大話西游》最后一組鏡頭,孫悟空成全了城樓上的夕陽武士和愛人,轉身踏入莽莽黃沙。《一生所愛》響起:“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避命運,相親竟不可接近,或我應該相信是緣分。”
多少人淚如雨下,可觸動之余,仔細想想,孫悟空真要和紫霞仙子“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張力是否就陡然消失了?
緣分因不可得而美妙,命運因未可知而深刻。童話里都是騙人的,現實的愛情,可以始于“緣分”,卻依靠“必然”延續。
緣分和星座很像,愈是相信的人,愈是會給自己施加心理暗示,以此解釋所有經歷。
而人與人的相遇是有概率的。時常邂逅,可能是因為同處一所學校,同在一家公司,同住一個社區,有更多的見面機會。哪怕在布達佩斯的小酒館或者馬塞馬拉的草原相逢,可能也只是中國游客占領全球大背景下的細微注腳而已。
夸大“緣分”中的巧合,未必會通向愛情,說到底不過是暗自祈禱的“我希望”和私心許下的“我愿意”。
有一次我和領導去逛超市,結賬時買了馬夾袋,出門發現是個次品。我的第一反應是,汗,這也太背了。而領導卻不由自主地說:“啊運氣好好啊,這么少見的事情也碰上了。”
一個馬夾袋尚且如此,關于緣分,關于愛情,自然千人千面。
有人鐘情緣分,我沒立場反對。有人迷信緣分,我沒理由抨擊。我只是效仿高曉松老師,提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緣分和愛情一樣,有美好也有虛妄。將感情浪漫化、將緣分神圣化的人,常常和咒罵婚姻現實人生艱難的群體,有著極大程度的重合。實際上,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幼稚罷了。
如果愛情和人生一樣,是口味不明的巧克力,緣分就像附著其上的糖霜,有時為甜蜜增色,有時為苦澀遮掩。
吃到甜味,請將喜悅收藏。品到苦辛,也別怨天尤人。最關鍵的是,不要一次次幻想,你得一次次親嘗。
與其迷信緣分,不如實踐緣分。
圖片|《大話西游》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