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句話挺流行的,叫做“做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這句話出自李筱懿的暢銷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由于頻繁地見到這句話,倒勾起了我多年前的記憶。
和“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這美好的形容不同,在我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常常見到一種女人,面目表情自帶一種當時我稱之為“煙火氣”的東西,我所說的“煙火氣”跟李筱懿書中所言的“煙火氣”完全不同。
李筱懿所說的“煙火氣”是指生活氣息。
而我說的“煙火氣”,是一種俗氣,甚至帶一點暴戾之氣。
有這種“煙火氣”的女人都大約在四十歲左右,不知道為什么,我那時就是能從某些這個年齡段的女人臉上辨認出這種氣息。
這種氣息跟長相無關,也無論貧富,今天回想起來,腦海里立刻顯現的是鄧文迪的一張照片。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名主持人胡紫薇寫過一篇關于鄧文迪的文章,里面有許多對今日鄧的容顏的剖析。
在我二十歲的時候,看某些四十歲左右的女人臉上的所謂“煙火氣”,就近似于這張圖片里鄧文迪散發出的氣息。
是什么樣的生活與境遇造就了這樣一張臉?“眉宇間展現出絲毫不加掩飾的怨懟、涼薄和不開心……”
二十歲時,我一直以為那是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雙重匱乏所造成的,而今看到鄧文迪這張照片,才知道這種解釋根本不成立。
是“貪、嗔、癡”,亦或生活得太過用力?
“一個人要對他四十歲以后的相貌負責?!边@是我二十幾歲聽過的話。
今天的我已年過不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自己逐漸喪失了當年那種能在女人臉上看出“煙火氣”的能力。
或者是因為我已經到了自帶“煙火氣”的年紀?
亦或我身不由己地陷入太多的生活瑣事,雞毛蒜皮,被歲月磨蝕了原本敏銳的洞察力?
又或者我自己根本已經“煙火氣”十足而不自知?
今天寫下此文,只為告誡自己:時刻警醒,不要在歲月里漸漸染一身“煙火氣”,不要慢慢地變成自己年輕時討厭過的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