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完一圈,差不多中午12點多了。陳三中便把他們帶到老扁開的農家樂。
菜已經上桌,滿滿一桌,擺上了1瓶15年四特酒、2瓶茅臺醇、1瓶張裕解百納,旁邊的麻將桌上還放著6條軟中華。看到這些,陳三中感覺到心里隱隱作痛,太奢侈了。自己農村出身,從小苦慣了,出來工作后,也是時刻提醒自己要節儉,常念物力維艱。
大家分賓主就坐。禮賓小姐按照老扁的意思,給寧鄉長和其他鄉干部各篩了一杯茅臺酒,給陳三中倒了一杯葡萄酒。陳三中作為東道主,舉杯表示歡迎寧鄉長一行蒞臨光明村。
寧祥友一飲而盡,大家一起高呼好酒量。喝完茅臺。有人提議喝點四特酒,和茅臺比,各有千秋。陳三中一杯入肚,立馬感覺臉上發燒,微微有點醉意。他知道自己的酒量就是一杯紅酒,再喝下去就可能直接癱在桌底下,趕緊叫禮賓小姐換了杯礦泉水。
酒過三巡,寧祥友對陳三中豎起了大拇指:今天的穿山甲肉特別鮮美,比上次吃的麂子肉細嫩鮮美。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隨意捕殺哦。
老扁趕緊接過話題:這只穿山甲是自己從山上滾下來,摔死的。我看它還在流血,覺得還新鮮,就買來吃吃。這也不犯法嘛。
寧祥友聽了哈哈大笑起來:上次你說麂子也是從懸崖上掉下來,自己摔死的。哈哈,怎么我每次來,這些保護動物都紛紛自殺。
老扁和其他鄉干部附和道:看到鄉長大駕光臨,這些動物都有靈性,為黨的事業光榮獻身。哈哈哈。大家一起笑起來。宴席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寧祥友嘴上這樣說,但心里明白得很,所以每次撥款都會偏心向著光明村。
寧祥友話鋒一轉:這次全鄉有一半村委受災,你們村還不是最嚴重的。既然你們這么熱情,回去后,我和書記說下,多給你們爭取點救災款。你們也知道,這筆錢既可以撥你們,也可以撥給別村,你們要爭取好啊!
說到這里,寧祥友停了下來,露出了不可捉摸的表情。
老扁心領神會,馬上敬上一支煙,并給點上:你是我們的父母官,這次你幫了我們,全村老表都對你感恩戴德。寧鄉長,村里的老橋這次倒了,看看能否幫我們修修。
老扁說這話時,露出一種極為謙卑的表情。
寧祥友不置可否,把目光投降了陳三中:陳書記是市里派來的欽差大臣,市紀委家大業大,要把扶貧工作做出成績,干出特色,光出人還不夠,出出血是必要的。這樣吧,根據上次鄰村修橋經驗,你們村的橋修好至少需要80萬。這筆錢,你們紀委出了吧!到時省里來驗收扶貧工作,我們鄉里也好給你們簽字通過啊。
繞了半圈,陳三中總算聽明白了,他是軟硬兼施,敲竹杠,給自己出難題。
既然姓寧的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自己要硬著頭皮承了下來。這次扶貧,在他的地盤,即使是孫猴子也逃不出他的手心。本來好酒好菜招待這些鄉干部,就是希望他們能多爭取點錢,結果看來是與虎謀皮,自己反而成了鴻門宴上的劉邦。
陳三中本來也想說幾句話,給寧祥友這只老狐貍下個套,讓他出血。但是,寧祥友似乎早已預料,開始顧左右而言他,頻頻舉杯,抽煙吃菜。
陳三中想到那些還住在教室里的受災群眾,根本沒有心情吃下去。前方吃緊,后方緊吃。
等大家吃好喝好后,陳三中同其他村干部到門口送走了那群瘟神。這時老扁把午餐清單和發票遞到他手中。陳三中粗略看了下,頓時嚇了一跳,剛開始還以為自己看錯了。一萬四千塊,沒有錯,就是這么多。再看下清單:3瓶茅臺、3瓶十二年窖藏四特、1瓶張裕解百納紅酒、9條中華煙,消防車加滿了油費800,穿山甲5000,其他土雞土鴨等,逐一加起來,確實要這么多。讓他頓時想起了那句順口溜:一根煙二兩油,一頓飯一頭牛,屁股底下坐棟樓。
老扁,你小子也太狠了,打個折如何?陳三中陰沉著臉,發話了。
老扁:陳書記,你不知道,這些都是成本價,沒賺錢。反正這筆錢村委出了,又不要自己掏腰包。到時把發票拿到鄉財政所,把錢報銷出來不就夠了么。大家不都說么:送上禮物辦小事,送上錢財辦大事,送上女人辦難事,群眾疾苦不當事,從來就不辦實事。
陳三中覺得自己長見識了,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頓飯到別的地方吃,也就七八千塊錢,這個老扁的店簡直就是孫二娘開得黑店。煙酒都是從他店里拿的,穿山甲的價也是他報的。
接下來的幾天,陳三中回幾趟單位,找到苗無為,匯報了光明村受災情況。同時也把寧祥友要市紀委出80萬塊的要求著重提了下。聽完匯報,苗無為臉色無比陰沉,說單位上財政緊張。要出也只能出40萬,其他的自己想辦法。到了最后萬一不行,再來想辦法,好吧。
聽到這里,陳三中總算出了口氣,提到桑門口的心放了下去。
這次扶貧是省里給市里下達的任務,到時要迎接省里和市里的考核,而考核有需要鄉政府簽字。萬一通不過,腦殼上的烏紗帽可能戴不住了。所以領導也是咬緊牙關,該出多少出多少。
陳三中從領導辦公室出來,然后到其他科室轉轉。一進門,大家都拿他開涮:陳領導,幾日不見,發福了啊!哈哈,現在是一方諸侯,要權有權,要錢有錢。關鍵是還有很多留守婦女等你去滋潤。真是夜夜做新郎,村村都有丈母娘,哈哈哈。
陳三中也跟著笑了笑。在機關,講講這樣的玩笑,就是一種不錯的招呼與熱情。如果關系不是很好,大家最多也是點點頭,既表示了禮節,又保持了的距離。
陳三中問他們最近忙什么。
有人回答道:下個星期省紀委書記來調研,召開座談會,要求領導作匯報。另外,還需要求把最近幾年做出特色、做出成效的工作總結。順便把收集的家規家訓和本地紅色故事重新整理下,編印成小冊子。到時呈給省領導看看,算是我們的一項特色工作。
另一個接話道:最近還有幾個會議,有會議就必須有材料,沒完沒了地搞材料,先是講話稿,接著匯報材料。工作就那些,寫來寫去,寫爛了,沒有什么新意。稿子改來改去,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全是空話套話。關鍵是參會的人,根本記不住臺上講了什么。
陳三中想起前一段時微信上大量轉發人民日報的《“稿來稿去”壞文風》,文章尖銳批評了當下機關文牘主義。革命戰爭時期,我黨開展過多次整風運動,其中一條便是反對文牘主義。老一輩革命家,大都口才很好,做到即興演講。現在的領導,文化素質高了,反而不會講,動輒需要念稿子。其實,并不是他們不會講,而是懶得思考,沒有深入研究和思考工作,浮在工作面上,把思考交給機關的筆桿子,做思想上的懶漢。
陳三中來到黨風政風監督室,看到大家都在埋頭做工作。牛主任正在起草幾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通報。這是十八之后,各級紀檢機關的規定動作,。每個季度通報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目的在于加強警示教育,起到殺雞給猴看的震懾作用。其實通報一多,大家都習以為常。
牛主任告訴他:最近省里下了文件,要求鞏固紅包專項治理成果,建章立制保長遠。而且增添了新內容,不能收受微信紅包。一經發現,先免職再做處理,收了紅包就要丟官帽。
陳三中告訴他:全省從上到下,搞紅包專項治理這么嚴,下面還是照收照送,只不過變得更隱蔽了。這次到基層扶貧,有切身的感受。送上禮物辦小事,送上錢財辦大事。老百姓辦事比登天還難哦!
陳三中給牛主任講了一個發生在扶貧過程中的一個事例。我們村有一個年輕夫婦,頭胎生了個女兒。二胎按照國家政策,罰款就能辦理戶口。二胎生下來后,鄉政府到他家征收了社會撫養費。但是到鄉派出所硬是不給辦。結果從出生開始辦理,等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還沒有辦成,期間整整七年過去了。他們之間相互推脫。其主要原因就是派出所沒有得到相應的社會撫養費,全進了鄉政府的財政,分贓不均之故而已。
陳三中還講述了自己給況桂枝辦理低保事宜。老人一條腿殘疾,加上最近又心肺衰竭,為了減輕老人負擔,自己多次出面到鄉民政所替她申請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