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自己將會感謝現在努力中的自己,想要成為更好的人,從審視自己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自己所喜歡的事情付出行動與努力,只要方向對了,路途再遠也不再感到害怕。
你,是你的選擇,而非天賦,亦非出身。你是什么樣的人,取決于你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
選擇大于努力。同樣的努力,一個用對地方,一個用錯方向,結果可能是天壤之別。在這一點上,歷史案例和生活實例比比皆是。原本不如你的人現在混的風生水起,是因為他真的比你努力嗎?拋開機會主義,他不過是跟對了人,選對了平臺,找對了方向。
既然選擇這么重要,為什么還是有人放棄自己主動選擇的權利?
放棄選擇的權利,有很多種表現形式。要么讓別人替自己選,比如從小到大聽從父母的一切安排,即便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要么逃避選擇等到萬不得已隨便一選,比如到了不得不結婚的年齡隨便找個人結婚,即便那個人并不是你所衷情的;要么坐以待斃不做選擇,比如不愿放棄工作又不把孩子給別人帶,身心俱疲矛盾不斷,還一副受害者的哀怨“我別無選擇”,即便明知不做出抉擇生活還會越來越糟。
我想說,生而為人,你永遠有選擇的權利,在選擇面前的逃避、拖延或別無選擇統統都是借口,你只是不愿改變,不敢選擇,不自信而已。是什么決定了選擇?當然是價值觀。
價值觀,顧名思義,就是價值判斷的標準。它是一個人面對一件事情時,判斷是非、對錯,決定先后、取舍的依據和準繩。
價值觀是你面臨選擇時做出抉擇或不愿選擇的衡量標準。你選擇這個而不選擇那個,是因為那個并不是你的價值觀所認同的。當你迷茫、猶豫、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很有可能是你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是什么。你沒有取舍的依據和準繩,當然不知道怎么選才是對的。
所以在大學時期就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縮短從校園到社會的迷茫期。我也是近兩年才能用語言描繪出自己的價值觀。比如“女人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經濟獨立”、“選擇能彼此成就的人一起生活”、“工作的喜歡程度比薪酬高低更重要”、“工作是和優秀的人共事讓自己更有本事,而不是和喜歡的人相處”、“遇強學習,遇弱相助”……
選擇,意味著責任。一旦做出選擇,就必須承擔隨之而來的一切結果。任何選擇,都有兩面性,有利必然也有弊,就看這個利在你的價值觀里有多大份量,你愿意為了這個利承受多大的弊。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面對選擇,他不是沒有深思熟慮、利弊權衡,只是一直猶豫、煩惱,最后還是把選擇權交給父母、上司、伴侶,或者交給外來因素和時間。因為他不敢,他沒有勇氣承擔選擇之后所帶來的弊和風險。
如果自己不選,就等于規避了責任和風險嗎?其實并沒有,總是把選擇權交給別人,你不但沒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反而增加了失敗的風險。
試想,一個人把選擇未來從事何種職業的權利交給了父母,即便不是自己喜歡的職業也聽從父母安排。他會有熱情用全部的心力將父母的安排作為畢生的事業嗎?有一天面臨失敗或挫折時他多半還會反過來怪父母,誰讓你們當初讓我做這個的!
但如果是自己選擇的,情況卻完全不同。有一句話叫做“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因為是你的選擇,這個責任你背得毫無怨言。責任是一個人成長和成熟的催化劑。
在《累了,你就停一停》里有一句話"你決定過什么樣的生活,沒有什么事情可以攔得了你,所有的借口只是因為你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我非常贊同。
朋友聊天中經常會遇到有人很羨慕某某,看到某某的工作光鮮亮麗,經常出差旅行,生活豐富多彩。我說你也可以啊。對方則會說,這樣的工作恐怕我也做不來,還是安分做好這份穩定的工作吧。說這樣的話,如果不是價值觀里不愿,不是不敢承擔這份工作的不穩定,那就只剩一個原因了——不自信。
美國羅斯福總統夫人埃莉諾說:“如果你不允許,沒有人能讓你覺得自己無能。”事實上,打敗我們的不是那些困難阻礙,而是我們給自己設限。你以為自己辦不到,那只是以過去的經驗作為考慮,并沒有去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總是用過去的經驗來評價當下的自己,那么改變會變得異常艱難。自信,讓改變更容易。人生不設限,別讓過去成為桎梏。經常把自己歸零,用虛心學習的態度來接納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向未知的世界探索,發現未知的自己,你才能做好那些重要的選擇。
什么時候你才能直面選擇、主動選擇?情況糟糕到無以復加的時候?沒有后路破釜沉舟的時候?
生命的決定權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外來的原因所影響。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不妨大膽一些,自信一些,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勇敢承擔起選擇后的責任,然后放開手腳自信地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