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熱播一部網劇《春風十里不如你》,改編于馮唐原作,青春三部曲之一,《北京,北京》。
馮唐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如果把文學比喻成一座雪山,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山腳下徘徊,眺望著雪線意淫幻想,而那兒確是馮唐的棲息之所。
看過他的不少雜文和小說,我雖然只是管中窺豹,但還是想跟大家聊一聊,我眼中的馮唐。
斜杠中年
一直以來都流行一個詞語,叫做“斜杠青年”,就是那種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年輕人,但斜杠青年往往有一個弊端,他們經歷的多,但認知深度并沒有增加。而對于馮唐而言,他就是那種究極形態的“斜杠青年”,不光身份多,而且樣樣都很在行。
他是一個托福考滿分的學霸,他是一個協和醫院的婦科專家,他還是麥肯錫的高管,還是一個作品廣為流傳的作家,還是一個詩人(他的微博介紹,只有一個“詩人”,似乎他特別喜歡這個身份)。
我想,像馮唐這樣的一個人,能文能武,簡直是每一個男孩子做夢都想成為的模樣,也怪不得那么多女文青們都喜歡馮唐。
人生導師
馮唐有部雜文集《三十六大》,里面三十六篇書信,每一篇的標題均為兩個字,且均以“大”開頭,故稱“三十六大”,寫信的對象也天馬行空。除了給自己的外甥、小師弟、90后、韓寒之外,還有給司馬遷、唐玄奘,甚至自己的公文包。
這是我讀的他的第一本書,也是最喜歡的一本。好的書籍是有作者的靈魂在里面的,這就是一本這樣的書,仿佛馮唐在和自己對話,領略他的人格魅力。
特別喜歡里面的《大欲》《大男》《大行》幾篇,對年輕人的諄諄教導,讓當時處于職場起步階段的我受益匪淺。
談到寫作時,他說: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人類創造的最美麗的事物之一。
文字是我們的宗教,愿我們繼續倒行逆施。不要求兩三年升半職,要求兩三年出一本冷僻的書。心力一撮小火,身體離地半尺,不做螻蟻,不做神,做個寫字的人。
談到如何成為世俗好男人,他說:
作為一個好男人,在現實生活中,一生中要處理好七件事:Wealth(金錢),Women(女人),Wine(酒肉),Work(工作),Watch(珍玩),Workout(身體),Wisdom(智慧)。
談到如何適應職場,他說:
陽光之下,快跑者未必先達,力戰者未必能勝。同學們啊,從學校畢業之后,不再是每件事都是一門考試,不再是每門考試你都要拿滿分和拿第一。收放是一種在學校里沒人教你的技巧,練習的第一步是有自信,不必事事勝人。
他的文字,簡潔而凝練,充滿著獨到的人生智慧,有沒有絲毫說教的味道,這就是文學大師的境界吧。
“斯文敗類”
馮唐的文集《在宇宙間不易被風吹散》里面,講到他讀到張棗的詩時,有這么一段話:
作為一個詩人,如果有一句傳世,也就夠了,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比如馮唐的“春風十里不如你”,從這個意義上,張棗也夠了。
類似的筆調在他的文章里,在他的媒體網絡上,還有很多。他給人的感覺就是很裝逼、還自以為是。自戀,這是完美的他的唯一的缺點。
我在想,如果像馮唐這樣一個人,沒有任何缺點,是多可怕的一件事,那不都得成神了。所以,為了親民,為了增加點世俗的煙火氣,他自戀,有這個人畜無害的缺點,我們才覺得他可愛。
而且,你以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自戀嗎?其實馮唐一直都知道,他在《北京,北京》的后記里說:
我從頭就討厭,現在更是厭惡過分自戀的人和文字。但是歷史不容篡改,即使知道自己原來是個混蛋自戀狂,也不能穿越時間,抽那個混蛋一個嘴巴。寫作的時候,心眼開張,手持菜刀,我嘗試漢語的各種可能,盡量用最適當的敘事語言和視角,反映當時的山水和心潮。
馮唐自戀且真實的文字,比起矯飾而虛偽的文字,更值得一讀。
此外,他的文字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污。經常有一些關于性的橋段,有人他是用下半身創作,一點不足為過。他的文章里說,自摸,只能消除襠下的腫脹,于是為了消除內心里的腫脹,他開始了寫作。
馮唐金線
馮唐的文字有幼功,這是十三四歲時苦讀司馬遷、曹雪芹、勞倫斯給灌到經絡里去的,就像劈一字叉都是七歲前打的基礎一樣。在17歲時,為了消除內心的腫脹,就寫出了小說《歡喜》。
我特別喜歡他提出的一個叫“金線”的說法:
文學的標準的確很難量化,但是文學的確有一條金線,一部作品達到了就是達到了,沒達到就是沒達到,對于門外人,若隱若現,對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觀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明眼人公認的好文章的特點,就是那條金線。
馮唐說他寫作,是為了挑戰文字的極限,從這一點上來講,我是非常佩服他的。作為從小飽讀詩書,中國文化的傳承者,馮唐如其所說,通過寫作,“血戰古人,殺出重圍,長出了昆侖山巔半米高的我的那顆野草”。
也有人評價馮唐的文章“無節制”:語言聒噪無節制,情節枝蔓無節制。
確實,馮唐的文字比較“意識流”,有的地方容易描寫過度,不易get到他的點。然而我覺得這是他的風格而已,無可厚非。
文學屬于一種創作,我覺得創作分為兩種,一種是燃燒式的,吟安一個字,擰斷數莖須。“我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去掉了一個逗號,到了下午的時候我又把它放回去”。另一種就是瀑布式的,他們才華過高,收不住的,每一篇文章,都洋洋灑灑,揮毫如雨,讀來有種酣暢淋漓之感,如馮唐。
很多我喜歡作家到現在都看不到更新了,而馮唐一直在保持著一年一本書的節奏,而且每一本都超高質量,不得不佩服他。
最后,想用路金波的一段話作結尾:
如果說,莫言是地上長出來的,好結實。
那馮唐是天上掉下來的,我想他能飛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