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想起當年癡迷地打“植物大戰僵尸”的場景,最有趣的是無盡關卡,可惜拼了命也只能走到42關后便折戟沉沙。密密麻麻的僵尸洶涌而來,瘋狂地撕咬,只要防線出現一個微小裂口,僵尸群就能以碾壓之勢占領整個屏幕。
本以為期中的“A wave of zombies is coming”已經令人忙到不堪,猝不及防的是,期中之后的兩周竟是“A huge wave of zombies is coming”,各種各樣的事情前赴后繼地出現,悍不畏死地飛奔,令人頭疼,令人無奈。
當一天費時費力寫完兩科作業,卻發現今天的日子又增加了三科作業。突然之間十周之前留的一堆練習題神奇地變成了現在要交的作業,六周之后才收的一堆作業神奇地變成了這周完成。當小測與考試以間隔為二的等差序列嚴陣以待,復習的海洋卻漫無邊際。何況社工的事務猶如無數時間漏洞中時不時鉆出的一只只地鼠,不處理讓人厭煩,處理又讓人不得安寧。
缺眠到頭疼,起床三小時又不得不癱回床上;跑步跑到腸胃翻滾,從不暈車的我下課后趕車時竟然想吐;一天到晚擠時間寫八個小時以上的作業,厭煩到沒有胃口吃飯。
有一點點戰士奔向戰場的感受,吃住休息沒有保障,面對鋪天蓋地的敵人,唯有揮刀,砍倒一個,再砍倒下一個。即使眼光看到前方涌出更多的敵人,依然,舉刀,向前。即使刀刃已經繃斷,即使力氣耗竭殆盡,沒有后退,至死方生。
誰與借我不懼碾壓的鮮活,借我殺死庸碌的情懷,借我生猛與莽撞不問明天。
生活本身就是一場兵荒馬亂,將軍百戰身名裂。愿我寫完最后一筆,緩緩合上筆蓋的那一刻,有將士把刀收回劍鞘般的驕傲。然后,靜待下一次的沖鋒。
(二)
起初認為受DDL拖累而疲于奔命實在是不值得,所以決定做一個有計劃無DDL的好少年。但是生活總是比我想象的更幽默。
計劃中,貪睡、發呆、玩手機的時間必然被取消掉,而我亦不好意思把看電影等行為堂而皇之地寫到紙上,所以當我把每天規劃好后,尷尬又悲催地發現人生真是了無生趣。
為了消滅DDL養成了規劃的習慣,但同時,卻也把娛樂時間消滅掉——而這,正是消滅DDL的目的所在啊,赤裸裸的諷刺。
所幸的是,我再次發展了我的理論。我一直堅信著,長輩于我“現在好好努力是為了以后的好好享受”這諄諄教誨是錯的。一個在成長的人,一定是在不斷地變得忙碌;想要享受的更多,一定需要承擔的更多;站在頂峰的人事實上才是活的最苦最累的人,所謂有得必有失。現在我發現,如果一個人為了之后的清閑享樂而選擇現在奮斗努力,那么他一定會不自覺地適應緊湊的生活方式,因而即使真的提前完成了DDL,一定早就安排了其他的事情,于是與之前相比,同樣的時間處理事情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即使最初的目的是為了閑下來,以此證清閑的不可得。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兩句話——
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誰校對時間,誰就會突然老去。
(三)
周六上午考完了最后一科期中,宣告三周的忙亂進入了尾聲。下午去上本周最后一節課時,忽然風起云涌。
從寢室到教室,一千五百米的直道,兩旁行道樹的葉子就在風中不要命地簌簌下落,那般急速,那般決絕。抬眼望,一路延伸去都是葉雨紛紛,斜斜地鋪倒在地。頓覺耳不能聞,天地寂寂,每一季輪回行道樹與北風的抗爭都以落敗告終,但是下一次依然會堅挺到最后,然后所有的葉子在幾天內瓢潑而去。
身后是落葉在舞,頭上是落葉在舞,眼前是落葉在舞,我一個人慢慢地騎著車子穿行在這安寧的葉雨中,看一片片落于衣,落于地。如末日一般的凄美,落下的,又是一年的光陰啊。愿我能把此時此刻永記于心。
輕狂歲月寥寥數言,旌旗風烈烈,鐵騎聲漸漸,又將進酒以祭長天。
(四)
倫敦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在那里,天氣是任何情況下的萬能話題。北京亦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在這里,藍天白云可以霸占朋友圈,朝霞晚霞可以霸占朋友圈,風雨雪虹同樣可以霸占朋友圈,似乎沒有霧霾的日子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周一(農歷十月十五)那天,傳說中的“超級月亮”高懸空中,當晚的朋友圈與第二天早上的公眾號文章真是熱鬧非凡。何夜無月,但少閑人耳,只得匆匆一瞥,留一抹圓潤明亮的印象。
現在,終于可以在操場上靜靜地望望月亮。氣象萬千中,第一喜雨,第二喜月。
所有的感傷都可以融入雨;所有的懷念都可以寄于月。
太白望月,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離家千里,怎能不想念故鄉?
東坡望月,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散落天涯,怎能不想念親人?
小晏望月,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祈盼佳人相見一千年卻不能如愿,唯有望月懷人呵。
古往今來,所有人望的都是這一輪月;天南海北,所有人望的都是這一輪月。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我已不再是當初的少年。
估計會有人此時同在仰望明月思緒浮動吧。疑似瑤臺鏡,飛在白云端,我欲乘風歸去,折桂九萬里……
(五)
寢室有一個怪異的習慣:每當夜晚來臨,其他寢室的第一反應是將頂燈打開照亮全屋,如果要看書寫作業的話才會開臺燈;但我們四個人的第一反應是打開自己的臺燈,如果有人需要頂燈的話才會去開。所以常常會看到樓道里一排明亮的燈光突然在某一點戛然而止,陷入黑暗之中。
今天同樣如此,回到屋中,打開略顯昏黃的臺燈,接一杯滾燙的熱水捧在手中,坐看輕輕的白氣升起,感受著暖意從掌心傳遍全身。
真的忙起來時,時間概念總是被模糊。有時感覺完成好多事情時已經過了幾天,卻發現都是今天的事;有時候感覺一件事情被很快做完,卻發現已經斷斷續續的過去了幾天。
感覺不久前才聯系的朋友,恍惚才察覺又是好久不見啦。當初聽到“最好的友情就是各自忙亂,互相牽掛”時不以為然,但此時竟是對我狀況的絕佳描述。無可奈何,不如喝水去。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六)
室友突然要買燒烤,然后寢室爆發出了對燒烤的熱情,最后竟點了將近一百的烤串加幾瓶啤酒。拉桌搬椅圍坐在一起開始狂歡。
吃燒烤有兩種最佳情景,一是在夏夜的大排檔,二是在冬夜守著溫暖的小窩。很喜歡一段文字:曾經夏夜晚風里,一群勾肩搭背的朋友借著酒勁訴說著少年意氣和偉大抱負。當你懷念烤串的味道時,已經和食物本身的味道沒關系了。你懷念的,是陪你擼串喝酒,聽你訴說理想然后一起飆淚的兄弟們和無論怎么喝酒吃宵夜也不會發胖的自己。烤串是糞土當年萬戶侯。
啤酒,則是燒烤的絕配。之前有人一本正經地問道,為什么吃燒烤的時候大家要喝啤酒。我怎么知道!但是沒有酒的話,總感覺少了點什么,樂縱酒酣狂更好。
一直以來想體驗無所顧忌的大醉。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可惜總是顧慮重重,理智告訴我是不合適的,而且幾瓶啤酒并不醉人。不知道何時才能如愿……
(七)
夜深,人靜。我是一個喜歡在深夜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發呆的人,所以我很喜歡下面一段話。
夜空,是如此讓人敬畏和好奇的深淵,又是那么難以言傳的寧靜和美麗。有一種不明所以的孤獨感,似乎天地間原本就只有我一個人;有一種思念,卻不知要思念什么;有一種讓人落淚的優美,卻不知道是因為什么;有一種含著憂傷和惆悵的喜悅,像一個謎語,總是停留在幾乎就要知道答案的時刻。最后,我只是成為了一個喜歡在深夜發呆的人。
據說明天初雪將至,說不定明早起床就可以看到童話世界了。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
每周我要用六天半的時間拯救世界,再用半天的時間于世界盡頭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