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讓書童做的第一件事是:通讀本書,畫出人物關系拓撲圖。
為什么要畫出這個?
因為,作者在創作前,也畫了一張圖,就是這張圖,我只是把它給還原出來了,從而更好地分析他們的關系。
這是書童的第一個任務:人物關系拓撲圖。
然后,我需要的是事件關系圖,就是從頭到尾講了幾件事?也需要幫我畫出來,作者在創作時,也畫過這個圖。
這是任務二。
任務三?
需要幫我寫人物小傳,把主要人物列出來,每當他出場,就記錄一下,我通過人物小傳可以知道他在這本書里出演了多少鏡頭,怎么生的,怎么結婚的,怎么離婚的,怎么死的。
任務四,要把書中優秀的句子全部摘抄出來,這些句子看似沒用,其實潛移默化的作用非常大,例如我寫過一句:人在兩種情況下會迷路,沒路的時候會迷路,路多的時候也會迷路。
這句話其實就是摘抄于這本書,我在群上分享過以后,我發現N多人在朋友圈里發這句話,當時我是調侃腚疼的,我說別人都是找不到項目而迷茫,你是項目太多了而迷茫……
任務五,選出書中一些比較特殊的名詞,做名詞解釋。
任務六,羅列出文章中的地名、建筑,進而搜集網上相應的游記,讓我能夠理解得比較具體,例如撮羅子。
任務七,幫我搜集這本書里提到的事件相關的紀錄片,例如《獵人維加》。
任務八,找到相關的采訪錄,作者談這本書的創作。
任務九,找出比較經典的書評,可以摘自豆瓣。
任務十,找出類似題材的新聞或紀實文學,例如《大興安嶺殺人事件》,當年這篇新聞獲得了最佳新聞獎。
書童做完這些基本工作以后,整理成冊,應該在50頁以上,打印出來,發快遞給我,我先看這些閱讀輔助,再去看書。
書,我只讀一遍,足夠了。
但是,你知道我讀完書是什么感覺嗎?
仿佛我在大興安嶺生活了很久,我對那里的風土人情非常的熟悉,我既能理解遲子建描寫的那種少數民族的浪漫,又能理解維加滿口臟話的酒鬼形象。
既不拔高,也不貶低,很立體。
前幾天我又去了一趟大興安嶺,既不陌生,也不驚喜,因為我仿佛來過無數次了,一本書給我帶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