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窺出中國的生存智慧

? ? ? 《舌尖上的中國1》是一部關于中國飲食的紀錄片。它總共有七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闡述中國的飲食文化。這樣的紀錄片在中國并不多見。制作單位中央電視臺在這檔欄目中把著重點不僅僅放在中國豐富的飲食上,而且它很創意地以人物作為切入點,把中國美食背后的故事講述出來。《舌尖上的中國1》一經推出,影響是空前的。不僅中國內地的人喜歡看,在國外的華裔、留學生,甚至外國人也對這部紀錄片津津樂道。我在工作之余,欣賞完了這部紀錄片的全部內容??赐曛?,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這部紀錄片中,我不僅看到了可口、誘人的中國美食,也從給我們帶來這些美食的人物故事中看到了中國人獨有的生存智慧和閑適的生活藝術。

? ? ? ? 一、和諧之道

? ? ? 《舌尖上的中國1》中的第一集《自然的饋贈》,第六集《五味的調和》,第七集《我們的田野》,這三集的內容結合在一起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中國獨有的生存智慧:中國人強調人與萬物的和諧統一,共創“和諧之道”。

? ? ? ? 中國人對于飲食一直都是物盡其用。他們就是在大自然中去獲取最天然、最新鮮、最營養的食材。比如《自然的饋贈》這一集說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片中出現的松茸、冬筍、蓮藕等,這些食材都是大自然無償饋贈給我們中國人的寶貴禮物。這些食材很容易找到,但又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擁有。你必須要花心思,肯付出,肯吃苦,然后你才能有所收獲。我們在挑選這些食材時就在遵循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其實中國人在為人處世方面也一樣。我們也希望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我們在工作學習時,不張揚,不低調,力求中庸。在中國,做人其實比做事難。在片中,我們確實看到了好多這種“以和為貴”的范例。

? ? ? 《我們的田野》這一集闡述的是我們如何利用大自然,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美好圖景。大自然給了我們維持生命的一切食材,但智慧的中國人從來都不滿足。我們需要發揮大自然的優勢。于是我們智慧地在不破壞大自然的基礎上去改造大自然。我們把大自然中的土地、牧場、海洋都變成了我們的田園。在這集中的結尾,一位北京人在自家的樓頂上創建了一個空中的菜園和棲息場所。我很感動,在土地資源及其短缺的情況下,我們依然看到現代人對大自然的渴望,我們仍然看到了中國人非凡的智慧。美食如此,何況人生。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個方面。中國人強調“以和為貴”,強調人與萬物的和諧統一。這是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中國的生存智慧。

? ? ? ? 中國飲食沒有偏一種口味的習慣。五種完全不同的口味在中國人的菜里卻有超出五味之外的新的味覺享受?!段逦兜恼{和》這一集中對這個問題描繪地特別詳細。這是中國人的智慧。在中國,任何事情都有第三種解釋和處理辦法。中國人很懂得變通。中國人處世可以很圓滑。就像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說的那樣,中國人圓熟。我們經??梢韵氤鼋橛趦蓚€標準答案之外的另外一個準答案,而且他還是正確的答案。

? ? ? ? 中國人接受大自然的饋贈;中國人在一定條件下改造大自然;中國人超越自然的饋贈創造出新的美食:這是中國人的智慧。

? ? ? ? 二、厚積薄發

? ? ? ?《舌尖上的中國1》中的第三集《轉化的靈感》,第四集《時間的味道》就是講述中國飲食“厚積薄發”的藝術。

? ? ? ?《轉化的靈感》這集主要闡述的是中國人對于黃豆的轉化智慧。各種各樣的黃豆藝術地像變魔法似的變成了云南的豆腐,安徽的毛豆腐,蒙古的奶豆腐等等。形態、口味和黃豆完全不一樣,可營養卻沒有損失。這是中國人對食材的轉化本領。還有本集出現的黃酒,大醬,這些都是中國人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智慧地創造出中國獨特的美食原料。而在現實生活中,中國人也時刻遵循這個道理。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們可以在不同的事情處理上,轉換思路。方法可以不同,但效果卻很相似。這是中國人變通的生活方式。這一點和略顯死板的德國人相比,確實能看到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 ? ? 《時間的味道》這集中強調時間的在中國人手中的巨大力量。時間本來是飲食的絕對死地,而在中國人的手中,不僅馴化了它,反而發揮時間的更大作用。中國是較早找到儲存事物的方法的國家之一。本集中辣白菜出現了,臘肉出現了,紫菜出現了,金華火腿出現了。這些現代已經很普遍的食材都是中國人合理利用時間的智慧經驗。中國人強調厚積薄發,強調積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很輕松的成功。中國人都要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沉淀。老子有云:“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國人想要成功需要等待,需要堅持,厚積薄發才是成功之道。

? ? ? ? 中國人懂變通,知轉化;中國人懂時間,知沉淀。

? ? ? ? 等待中厚積薄發,中國人時刻顯露大將風范。

? ? ? ? 三、無招勝有招

? ? ? 《舌尖上的中國1》中的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和第五集《廚房的秘密》闡述的是中國另一種生存智慧:“無招勝有招”,真正的絕招是沒有絕招。

? ? ? ? 在《主食的故事》這集中,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同的主食形態,有餃子、面條、饃饃、米飯。無論主食是什么形態,什么樣的吃法,只要我們是和家人一起吃的,那它就是人間最美味的食物。那頓年夜飯的餃子是每位中國人心目中最好的美食,因為它代表的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一種割不斷的中國情?!稄N房的秘密》這集也一樣。再優秀的廚師,也會在一些家常菜上失手。一個好的廚師,應該是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簡單的菜肴,而這菜的口味應該是飽含感情的,無關于技巧。中國人在美食上強調,廚房里沒有秘密,主食也沒有什么不同。只要你用心去做,只要你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那你就是天下最優秀的廚師。其實這種理念無處不在。中國武俠小說中的高手基本上都淡忘了具體的武功招式,而那由內而發的看似簡單的絕招才是最厲害的。生活中,我們中國人也要求凡是不要苛求秘訣,追求具體的做法和步驟。老子云:“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道理是一樣的,其實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最偉大的事情。

? ? ? ? 一部關于飲食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雖然已經謝幕,但它帶給我們的思考依舊存在。中國人飲食源遠流長,中國文化歷代先傳,中國人的生活藝術充滿智慧。一部《舌尖上的中國1》火遍全國,也意味著中國文化依舊存在很旺盛的生命力。中國人依舊延續著這樣的生存智慧快樂地生活。在我的腦海中,我依然可以很清晰地記起《舌尖上的中國》中的一句話?!耙晃蛔骷疫@樣描繪中國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忘抬頭看一看天?!?/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看完《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綜合了自己的想法和參考資料,寫了這些東西,資料占60%,一共7400多字,全部手寫,再...
    頑皮的雪狐七七閱讀 9,695評論 2 34
  • 民以食為天,早已是浮泛的念白,甚至連開蒙之初的稚童,都能援引幾句。隨性地在中國的城市走走停停,確也能在市井煩囂中尋...
    我是一直流浪的豬閱讀 1,494評論 3 14
  •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心情浮浮躁躁的,好像懸在空中的塵埃,久久不能落定。 腦袋鼓脹脹的,就像即將被吹炸的氣球,好不是...
    磊叔讀書閱讀 643評論 0 1
  • 靜女其姝,如珍如珠,光彩滟滟,貌奪人目。 靜女其淑,若云若霧,顧盼神飛,美比羅敷。 靜女其酥,纖手如素,調琴成樂,...
    夢花生閱讀 393評論 0 3
  • 我有很多的朋友,他們去過很多的地方,看到過很多的風景,他們會講很多生動有趣的旅途。他們披盔帶甲,腳踏著星光然后告訴...
    yoursan閱讀 893評論 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