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動機與目標》格蘭特·霍爾沃森
第一部分 成功者與自制力的悖論
第1章,“做到最好”不夠好
目標具體化。“減掉5磅”是比“減點兒肥”更好的目標
目標困難化。你需要用高標準挑戰(zhàn)自己。標準太低,你雖能達到但不太可能超越。
“為什么”或“是什么”。
抽象的“為什么”做這件事,
具體的“行動“是什么”。
“為什么”方式:想得到更多精力和動力或避免誘惑時。
“是什么”方式:當你在做一件困難、生疏或耗時間的事時。
請考慮價值和可行性。
最佳的目標往往是在人們權衡“合意度”和“可行度”之后做出的沒有偏見的選擇。
正面思考但不要輕敵。樹立目標時,請盡管正面、積極地想象目標的實現(xiàn),相信自己成事的能力對保持動力有極大的幫助。
運用心理對照法制定目標。制定新目標時,要同時想到成功的情景和路上的障礙。
第2章 你還能變聰明嗎
實踐性總結
懂得什么影響你。如果你想做出更好的目標選擇,懂得是什么在暗中影響著你做這樣或那樣的選擇,這樣會對你有益。跟自己攤牌、分析對與錯,如果有必要,試圖去削減某種影響。
懂得如何判斷自己的能力。我們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自身能力的信念。如果你習慣性地對某些極具吸引力的目標說不,就該問問為什么了。你對自己的信念有多確定?是否還有其他看待問題的方式?
擁抱改變的機會。相信自己有能力達到目標是重要的,而相信自己可以獲取這種能力也同樣重要。持“漸進論”者則相信我們的各種特征是可以逐漸改變。去相信自己能夠改變,這個(正確的)信仰能讓你做出更好的選擇,發(fā)揮更大的潛力。
營造正確的環(huán)境。另一個影響目標的因素是環(huán)境,而環(huán)境往往對潛意識產生著影響。我們讀到的字眼、看到的物件、打交道的人——我們所接觸的萬物無不觸發(fā)著潛意識對目標的追求。榜樣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目標感染”鼓舞著我們。換言之,我們會采納他人追求的目標——在我們認同的前提下。
利用觸發(fā)點進入潛意識。若想保持動力,讓你的環(huán)境里充滿提示和觸發(fā)點。它們能使你的潛意識為達到目標而努力工作,即便你的有意識思維已被其他事情占領。
第二部分 讓目標帶來正能量
第3章 你注重出色表現(xiàn)還是成長進步
實踐性總結
“表現(xiàn)”還是“進步”?你一直以來是在試圖做到最好,還是想在別人和自己面前表現(xiàn)成最好的?
聚焦“進步”,提高成績。專注于“進步”的我們能在困難中大步前行——把經(jīng)驗當作進步的燃料。
聚焦“進步”,享受旅途。當“進步”是你的目標時,你更容易享受正在做的事情,從中找到樂趣。
聚焦“進步”,抵抗抑郁。個人成長目標比自我證明的目標更能使人從容、有效地面對抑郁和焦慮。
聚焦“進步”,收獲更多。
請盡可能地把“表現(xiàn)”目標轉換成“進步”目標。在工作中,與其讓人對你的聰明智慧刮目相看,不如專注于擴展技能、接受新挑戰(zhàn)。當你把重點從“能證明什么”轉為“能學到什么”時,你會擁有更多快樂更多收獲。
第4章 被愛與安全
實踐性總結
“進取”為了獲得,“防御”為了不失去。當你的目標以“進取”――從“成就”的角度看待它——它是你理想中希望獲取的東西。當你的目標以“防御”為主時,你考慮最多的是安危——這個目標是你覺得必須實現(xiàn)的。總的來說,“進取”目標是有關收益最大化的,而“防御”目標是有關避免損失的。
樂觀精神適合“進取”目標。如果你是個“進取”型思維方式的人,或是正在追求“進取”型目標,那么自信和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能助你一臂之力。
樂觀精神不適合“防御”目標。如果你是“防御”型思維的人,或正在追求“防御”式目標,過多的樂觀反而會壞事。
“進取”使人熱血沸騰,“防御”使人如釋重負。我們在實現(xiàn)“進取”目標時感到歡欣鼓舞(“哈!我真棒!”),在失敗時則垂頭喪氣(“唉,我真沒用。”)。當我們達成“防御”目標時,我們感到平和放松(終于松了口氣:“我躲開了子彈。”),而沒有達成這種目標后我們會焦慮緊張(“哦不!這下完了!”)。
“進取”目標偏愛風險。使我們什么都想試試,不容錯過任何機會。這帶來的是更多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取”型的人愛想新點子、新方式。他們注重速度多于準確性。
“防御”目標偏愛謹慎。
“防御”目標會導致“保守偏好”,使我們更害怕犯錯,更愛說“不”,更少嘗試新鮮事物或用新方法實現(xiàn)目標,不過它也使我們做出更好的計劃,更少拖延。這一類人很注重細節(jié),他們注重準確率多于速度,在誘惑和干擾面前表現(xiàn)極佳,不會有漏網(wǎng)之魚。
合適的策略。“進取”與“防御”都能帶來成功,重點是識別目標的種類然后運用合適的策略去實行。合適的策略不但能帶來更大成就,還能讓你“感覺對”——使你的成功之路更愉悅,更令人滿足。
視情況而定。雖然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處理目標的思維方式是固定的——非“進取”即“防御”,但有時境遇決定了目標,所以你需要注意到目標性質的不同從而適時轉換策略以獲得成功。
第5章 不閃光的金子
實踐性總結
能滿足人類對關聯(lián)感、勝任力與自主權這三種基本需求的目標才能帶來我們想要的快樂與幸福。
“關聯(lián)感”增強人際關系。
“勝任力”開發(fā)新技能。
“自主權”反映出熱情之所在。
閃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內在動力可以燎原。自由選擇的目標能夠生成內在動力——一種通往更大快樂、更久耐力、更強創(chuàng)造力以及更好表現(xiàn)的動力。
自主權是動力的燃料。當我們覺得自己擁有“自主支持”的環(huán)境時,內在動力便被呵護甚至修復了。
第6章 實現(xiàn)目標需要思維轉換
實踐性總結
事情容易時,用“進取”目標。聚焦于成功帶來的好處。
沒有動力時,多想想大局。選擇“防御”型目標,聚焦于失敗帶來的損失。
事情困難(或陌生)時,目標要具體=“是什么”。“表現(xiàn)”轉移到“進步”。
誘惑橫行=“為什么”思考+“防御”目標
需要速度=“進取”目標。
需要準確=“防御”目標。
需要創(chuàng)造力=“進取”目標+自主權
奮斗過程是愉悅的=“進步”目標+自主選擇。當我們注重進步,并有很強的內在動力時,我們更會讓自己快樂。
如果你想擁有真實、長久的幸福,選擇滿足“關聯(lián)感”、“勝任力”和“自主權”這三個基本需求的目標。避免過多關注名聲、威望和財富——即便你能得到這些也無法得到長久的幸福。
第7章 幫助他人實現(xiàn)目標
實踐性總結
使目標個人化。擁有個人選擇的感受很能帶給人動力。
公眾承諾。讓人公開為目標做出承諾能增強他們的動力——沒人喜歡違背諾言。
運用適當?shù)挠|發(fā)因素。用任何事物來觸發(fā)別人潛意識中的目標,只要對方能把事物與目標聯(lián)系起來。
理念框定。仔細為一個情景設定框架能重塑人們對它的認知,影響人們采納的目標。面臨進步―>“進步”型目標;他人比較―>“表現(xiàn)”型目標。收獲機會―>“進取”目標;失敗―>“防御”目標。
讓目標蔓延。目標是感染力極強的。合適的榜樣(正面形象)使目標蔓延。
第三部分 簡單方法,有效行動
第8章 行動之前的準備——了解目標破壞者
實踐性總結
行動最重要。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知道達標需要做什么,但就是無法付諸行動。聚焦于行動是成功的要素。
抓住當下。
知道做什么。抓住時機――>運用時機。你若不能敏捷地行動便有可能浪費機會。
拿起盾牌。干擾、誘惑、相互矛盾的目標都會偷走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削弱你的動力。
了解現(xiàn)狀。若不知道自己的進度如何便無法對行為或策略加以調整。要經(jīng)常檢查自己的進度。
第9章 “如果……就……”的力量——制訂簡單有效的計劃
實踐性總結
制訂計劃。“如果……就……”計劃。
決定具體行動。達標所需的具體步驟。你需要清晰、精確的目標。建立類似于“每晚至少學習四個小時”的清晰計劃。
決定時間和地點。接下來,決定做每個步驟的時間和地點。請盡可能做到詳細。
整理出“如果……就……”計劃。把上述幾步整理成一句“如果……就……”式的陳述。
瞄準障礙。為你想到的每一點制訂一條“如果……就……”計劃。(“如果平日晚上朋友叫我出去玩,我就拒絕并告訴他們周末見。”)這使你提早制訂出最佳計劃
第10章 顧此失彼的自制力——“自制肌”的疲勞和保養(yǎng)
實踐性總結
適度樂觀是有益的。樂觀精神能帶來很多好處,它能增強動力,幫助你更好地對目標做出優(yōu)先選擇,也能讓你處變不驚。
有時樂觀是危險的。對后果考慮不周,準備不充分,冒不必要的險,而不去分析哪里可以改善、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保持清醒。基于現(xiàn)實的樂觀是因事態(tài)在掌握之中而產生的信心。你相信自己能成功是因為你會努力、會保持動力、會使用適當策略來確保目標的達成。
如果不真實,使它變真實。當你追求目標時,請確保自己的樂觀感受是現(xiàn)實的。
把注意力從能力上轉移。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能力,那么請把注意力轉移到努力、堅持與計劃上來,因為這些往往才是成功的關鍵。
翻開過去的一頁。回想自己過去的成就是另一種增強樂觀精神的方式。提醒自己具備能力對增強自信有奇效。
別構想成功畫面。去構想成功所需的步驟。
第12章 打得了持久戰(zhàn)——懂得堅持,適時放棄
實踐性總結
你堅韌嗎?愿意為目標長期投入、在困難面前也不退縮的人比沒有堅韌精神的人更易成功。
堅韌起來。你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目標來增強堅韌度:“進步”型以及自主選擇的目標能使人保持長期投入的狀態(tài)。
怪你不努力,不怪你笨。勤奮、計劃、堅持以及好的策略是實現(xiàn)目標的真正關鍵。
你無法擁有一切。當實現(xiàn)目標并不現(xiàn)實時,別害怕放手。
有的代價不必付出。當你能實現(xiàn)很想要的目標但代價太大時,放棄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選擇。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的目標來替代舊的,從而使你保持參與感和使命感,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第13章 給予適當反饋——批評和表揚的策略
實踐性總結
說實話。人們要為自己缺少勤奮和用錯策略而負責,只有這樣才能激勵自己在未來的日子里做得更好。
正面、實用的建議。對方一旦做出正確的行動就能有所成就。要具體提出問題的本質以及解決的方法。
真誠的贊美。把表揚留給真實、執(zhí)行到位、令你真心贊嘆的成就。
表揚請對事不對人。表揚應側重于對方可控的行為。強調勤奮、正確的方式、決心與毅力,避免贊揚天生的或人們覺得難以改變的能力。
避免比較。請避免直接在學生、職員或孩子間進行比較。你不如用他們過去與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做比較,這樣便強調了進步的價值,從而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進展中去。
得到表揚不是目的。承認別人的選擇與感受,這樣能使他們專注于所做的事情中。珍貴的內在動力需要被呵護才能有所成就。
再次提醒:請務實。贊揚(和批評)始終應該反映真實、可達到的標準和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