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泡個妞試試

? ? ? 前幾天,寫過一篇文章,談到了格物、致知。記得上高中的歷史書上,寫過宋明理學,其中就有格物致知。那會學歷史是對故事感興趣,到了理論就迷迷糊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隨著社會閱歷的不斷增多,對事物見解的不斷深入,今晚終于有點明悟。當然了,這關系到我看的一本書,具體是什么書,以后會介紹。今天就談談格物致知。

說到這個,不得不說一段關于王陽明的小故事。王陽明小時候和私塾先生聊天,先生問什么是天下第一等事,別人都說是科考。這是人之常情,那會科考是改變命運的機會。而他卻認為,努力讀書成為圣賢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也許有這個心態他才出了一條大道。不過走歸走,成為圣賢的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少年時他求學拜訪婁諒,學到了“格物致知”之學。心中特別高興,以為學到了成就圣賢的絕世秘籍。然后讀了許多朱熹的書,讀了書就該實踐了。決定先用竹子小試牛刀。

喊了一個小伙伴,然后到后山開始盯著竹子,開始用格物致知。格了三天的時候,小伙伴實在撐不住,暈了過去。小陽明心里罵了句,廢物,接著格。一直格了七天,也沒格出個所以然。最后自己還生了一場大病。從此就埋下了對格物致知的疑問,這個朱熹的格物致知也不是什么武學秘籍啊。后來陽明先生懷著疑惑,不斷學習,感悟,好久后才在龍場一朝悟道,這也是幾十年之后的事了。可見成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看來我不該著急,說不定我就是大器晚成呢。

說這個小故事,是想說格物不是這樣格的。就以這個竹子而言,想要格竹子,有三個辦法,1、問別人,了解竹子的由來,怎么長出來的,都包括什么東東。2、看書3、自己觀察,竹子的生長,當然這個時間有點長。其實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問度娘。前面說的那三個辦法只是開始。當從不同的渠道,對竹子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以后,再去像陽明一樣觀察竹子,然后親自去種,觀察它的生長需要的環境,啥時候澆水,啥時候施肥,什么時候會長得快,等等。

當你看一眼就知道這個竹子在什么狀態的時候。那時候才算格物,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點,你做這些事情必須心里很滿意,就是做這些事很開心,不會心里不舒服。格完了物才能致知。知道了這一大堆的東西,再去種竹子才會意誠,然后心正、身修、家齊、國治而后天下平。

是不是看著眼熟。沒錯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么說了這一大堆有什么用呢。因為“格物致知”能夠作為一種學習的方法。比方說你想學游泳,就要了解一些發力技巧,心里有了,這時候游泳是物,只有你親自下到水里,去將所學知識去運用,然后邊學邊用,到了最后將游泳的各種姿勢能都靈活運用,才能算是格物。

這也就我們學過的諺語,站在岸上學不會游泳。而我們很多人卻是分離的。比如我想去成功,只是在想,學習了很多方法,卻沒有用。也就是沒有格物,不去格物,怎么能成功。怎么可能學會游泳。現在很多單身狗會說,怎么學會泡妞,我說,讀再多的泡妞理論,問再多的問題,不如去找一個妞去泡一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