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對你意味著什么?是開車時的陪伴還是跑步時的節奏?是日常生活的伴奏音還是一扇可以隔離外界,打開內心的門?
對我來說,周末的下午,無人的山坡,陽光和煦,狗兒飛奔,一首心愛的樂曲可以讓我情不自禁獨自起舞;我姨喜歡古典音樂,她一個人在家時,打開收音機,坐在藤椅上,聽著歌劇,老貓陪著,讀讀書看看報,是她的幸福時光;昨天去古猗園玩,小橋亭臺流水瘦鶴,古木成蔭,竹影重重。有票友在唱滬劇,咿咿呀呀的唱腔在深深的庭院中回蕩,仿佛時間都放慢了腳步;上次去三清山玩,看見一個消瘦的挑夫挑著建材爬山,扁擔上掛著小喇叭,循環放著《小蘋果》。注意到我們都在看他,他停下腳步,隨著音樂扭動起來。扁擔被壓得彎彎的,顯示著承擔的重量,他一手還拄著登山杖,那么冷的天滿頭大汗,但是他大方地笑著,跳得盡情而熱烈。所有人都為他動容,由衷的為他鼓掌加油。來不及掏出手機錄像,他就又繼續攀登了。長長的山路,這首《小蘋果》就是他心里的一把火吧!
昨晚去聽央吉瑪的現場演唱,是從我喜歡的一個公眾號上得知她在上海站的春季巡演信息的。她是個門巴族的歌者,長的特別清秀,沒想到瘦小的身軀竟然蘊藏著那么大的力量。她的聲音時而像夜鶯般輕柔,時而像猿鳴般高亢嘹亮。唱的多為門巴老調,一詠三嘆,唱腔,曲調都極富變化,可是她唱起來銜接自然,瞬間的轉調非常有爆發力,有力量感。少數民族歌手唱起來會有充滿韻律的肢體表現,這個在現場看起來非常過癮。當她靜坐時如處女般安靜自在,可是動起來又很有表現力。有時她身體前伸,雙臂擺動,口中呢喃,有種女巫般的古怪精靈,有時又像一棵在風中舞動的大樹,每個枝葉都隨著音樂舒展。她的歌多用他們民族的話吟唱,并不懂她在具體的唱什么,可是常會聽得我頭皮發麻,起雞皮疙瘩。有的歌會讓你不由自主想跟著旋律擺動,有的歌又會讓你靜下來屏住呼吸,隨著她的聲音或者是沖上云霄,或者墜入深淵,或者只是隨風翱翔。
酒吧里的現場演唱音效一般,可是每個人都聽得很投入。一瓶啤酒讓音樂更濃郁,旁邊的情侶緊緊相擁。乘著歌聲的翅膀,你可以到達任何你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