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三件事,讓人感嘆各個互聯網公司的差距拉大,不是能力原因,而在價值觀。
一是百度「賣吧」事件,把疾病吧運營權公開售賣,讓一個網民和諧自治的交流地,變成了利益機構的「殖民地」。雖說產品是屬于百度公司的,怎么運營是其自由,問題是你真把病治了還好說,關鍵里面還混入了投機售假的騙子。人命關天吶。
二個是攜程賣假機票,致使用戶在日本機場受辱無法登機,網站拒不認錯。很多人估計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攜程或去哪兒(反正都是一家了)上搜到一張低價票,然后填訂單,但最后死活付款不了,可你繼續刷新話,那誘人的低價票依然還在那里掛著。以這些大公司的技術人員頭腦,這么明顯的「bug」可能會長期任由在線上么?
三是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分享微信的四大價值觀:
1.一切以用戶價值為歸依
2.讓創造體現價值
3.讓用戶用完即走
4.讓商業化存在于無形之中
先不分析微信團隊的特殊性及這4大觀是否適合其他公司,僅在執行動作層面來看,即可反映出一家公司的商業價值觀。所謂價值觀影響思想,思想指導行動,最終,行動代表你的節操。
百度此舉,令無數(前)百度人痛心疾首、顏面無光。前同事說貼吧是流量黑洞,怎么導流都導不出來,流量無法變現,商業化舉步維艱。在KPI重壓之下,于是出了狠招,推出「貼吧合伙人」,20W、50W一年,承包一個魚塘,不是,是貼吧。
這樣的行為背后,是不把用戶當人,全是一堆流量數字,是一切都可以用轉化率公式折算出來的冰冷賺錢為先的價值觀。諾大一個上市公司,所謂三巨頭之一,為何還會如此喪心病狂的撈錢,這背后我能理解是:
要支撐起每個季度高增長率的財報,維持華爾街信心;
要持續往中短期看不到商業回報的前沿技術研發里投入;
要支撐日漸高企的(研發)人員工資;
要維系工作環境福利在業界競爭力與地位相匹配的水平;
要應對競爭對手AT不斷沖擊核心業務收入而去投資;
要為解決移動互聯網里「搜索」需求減少而必須轉型拓寬新商業方向的無底洞投入;
這樣一家營收結構單一的公司,要是換另一個沒讀過那么多書、沒有技術背景的CEO來估計會更加喪心病狂。
因為它太需要錢了。
然鵝,君子愛財仍取之有道,一家常常被包裝為民族高科技代表的公司,更該有它的商業價值觀。有所為,有所不為。更純粹賣東西的貝索斯都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重要。而一群聰明至極的人,挖空心思策劃出買賣用戶的收入模式,難以想象,這樣的決定是被哪個老板拍定下來。
攜程做怪不是一次兩次了,去哪兒上更是大把的表面自由、暗含購物的云南自由行旅游團套餐,對它平臺來說,供應商、代理商越多,越能滿足更多人需求,商業發展越能壯大,投資人越愿意投錢。可代理侵害到一個用戶的權益時,對它平臺來說,只不過當做一個小小的「投訴」,甚至不能叫事故;可是對一個活生生的用戶,購買的東西對他當前來說就是「全部」。
在每日幾百萬、上千萬的PV/UV報表面前,一個小小的用戶根本不值得相提并論,有時候還會推卸責任,這是一種常見的大平臺(價值觀)病,俗稱「節操缺乏癥」。(別問我哪有藥)
張小龍說的也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心法,認真做過互聯網的人都能明白,然而以此落實到產品中并持之以恒的,少之又少。
本來微信、騰訊沒有那么厲害(以前長期還被扣抄襲的帽子),如今價值觀四大旗一豎,各家價值觀再這么一敗露,一下顯得其節操滿滿,不得不感謝諸位同行們襯托得好。
放眼國內外,在充分競爭的領域,商業的勝利,產品的勝利,無一不透露出價值觀的勝利。
錢與節操不是魚和熊掌,希望這些公司好自為之,同時我們引以為戒。
題圖來自藝術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