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學(xué)習(xí)之道》 [美] ?喬希?維茨金。
前言——
這本書是美國公認的學(xué)習(xí)第一書,它的作者喬希·維茨金是9歲就獲全美象棋冠軍的天才神童,縱橫西方棋壇10年后,他又練起了太極拳,連續(xù)21次贏得全美太極冠軍及世界冠軍頭銜,成為“太極拳王”。
4月26日
1、“漸進理論”——接受壓力和挑戰(zhàn)。
? ? ? 漸進理論是指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的思維模式叫做“漸進理論”。
? ? ?昨天上一年級的兒子數(shù)學(xué)考了100分,測考元角分的內(nèi)容,全班52人,100分有4個,90分以上12人,最低23分。30分,40分都有。我去接他的時候,他掩飾不住喜悅的把試卷交給我,我看了一下,連附加題也是做對了的,滿分的旁邊老師給了一個大寫的“牛”字。他說,媽媽,你知道嗎,我們班的學(xué)霸這次都考80多分。考100分的4個人中只有1個學(xué)霸。
? ? ?兒子成績在班上中上,我們對他從未要求滿分,反而他自己對滿分總是充滿期待。事實上,我原來也覺得他真的是對數(shù)學(xué)比較熱愛的那種孩子,只是平時馬馬虎虎、大大咧咧的不是漏一題就是看數(shù)錯數(shù)量。
? ? ? 后來我肯定了他取得的成績,給予了一定的鼓勵。但還是輕描淡寫的跟他說:其實,媽媽最在意的不是你有沒有考100分,而是你的學(xué)習(xí)方法對沒對,你有沒有努力有沒有盡力,如果努力了考90分也是很不錯的。他說,媽媽,考試的時候我很認真的檢查了兩遍,確定沒錯才交上去的。
? ? ? 直到今早讀了晨讀,我才知道原來有一種我們最喜歡的成長方式叫做“漸進理論”。
? ? ? 我們要求自己和孩子一樣,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實踐、去努力,偶爾的成功或失敗,都只是前進路上的小插曲。用漸進理論來思考,希望從每次的經(jīng)歷中有所收獲,這才是持續(xù)提升、走向卓越的關(guān)鍵。
2、“軟區(qū)域”——專注力的培養(yǎng)。 ? ?
? ?“軟區(qū)域”即心平氣和地對待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然后學(xué)著將這些事情為自己所用。
? ? ? ?我看書和寫字的時候,受不了周圍一點點聲響。所以只有深夜的時候才最是讀書寫文的好時光。 白天大部分時間都無法專注的去做一件事,在做的時候,腦子里想著還有很多很多放不下的其他事等著去完成。
? ? ?去上瑜伽課的時候,課前和課后的冥想,老師都會要求放空一切想法,這一刻安靜的做自己就好,專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循著老師的一字一句,感覺從身上的每一個關(guān)節(jié)每一個部位滑動,居然真的很享受,連長期失眠的我都能好好睡上十分鐘。
? ? ?由此可見如果你真的專注于自己的內(nèi)心,其實外界是無法打擾你的。還會被干擾,歸根結(jié)底還是心神不寧。此時,冥想、聽輕音樂、放空自己……都可以試試,直到忘我的狀態(tài)。
? ? ?世間萬物都是循著自身規(guī)律運轉(zhuǎn),你只需要專注自己當下的感受即可。
3、“漩渦效應(yīng)”——及時止損。
? ?旋渦效應(yīng)是指一系列錯誤的連鎖反應(yīng)。當人們犯了錯誤,時間仍在流逝,那些停滯不前的人,就像是進入了一個錯誤的旋渦。
? ? ?人生漫長,我們不怕犯錯,也不畏錯誤,只是意識到錯誤的時候,不要遷怪與別人,反思自己,并懂得及時止損,這是自我醒悟的唯一方式。知錯不改不斷犯錯,最后只能自食其果。
? ?愿你我這一生都活得清澈明白,不要誤入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