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來彷徨,不忘初心。
頭暈暈的,突然就想到了這一句話。仔仔細細地想著,我到底是為了什么而踏入這個網站?并且勢如破竹地這么每天寫下去?
在這里,我也想要問大家一聲,你們是為了什么在堅持著?
身邊的好多同學,不斷地加入協會社團,每天都搞得天昏地暗,有的也是抓緊一切的時間去兼職送外賣,更有甚者,每天晚上都要搭車兩三個小時,去到小鎮那邊去做家教。他們這么忙碌是為了什么?有人說,他們就是窮啊,不為了錢,誰那么辛苦干什么?也有人說,他們是為了心中的夢想,只有努力地充實自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夠在踏入社會的時候擁有自己的一份底氣,
我是比較偏向于后者的,雖然前者是比較現實的。可是,沒有人會排斥使用后一種說法,就像是小男孩說他的夢想是金錢和女人的時候,被父親狠狠地敲打著腦袋,但是隨即改口的事業和愛情,卻得到了父親的贊許。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人們總歸是喜歡在赤裸裸的現實面前小心翼翼地幫它披上一層好看一點的外衣,讓它看起來不那么刺眼。
可是,現實就是這樣子的啊。許多大三的師兄師姐出去工作之后,總是一副苦不堪言的樣子,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要珍惜在學校的光陰啊。但是,這話說不說,又有什么區別呢?從小的時候,老一輩的人們就經常嘮叨著,你們現在多幸福啊,有書讀,也吃得飽。不像那個時候,居住的條件很是惡劣,連飯都吃不飽。小的時候,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什么感覺都沒有,再等到大一些的時候,聽著聽著,眼淚卻突兀就掉了下來。
想著一個女人,丈夫不在身邊,自己一個人獨自居住在一件小草屋里,白天上山干活,中午歸來的時候,卻發現整鍋粥都煮爛了,放下了自己那可憐的自尊心,走到屋外跟平時有說有笑的鄰居喃喃道,沒有粥喝了,都煮爛了。鄰居卻只是驚訝,哎呀,你粥都煮爛啦,那不是沒得吃了?隨后沒了下文,女人只好一個人躲到屋子里哭泣,還不敢太大聲,就那么小聲地哽咽著。那是多么的可憐啊。
在過了一段時間,北漂流行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上山下海,蜂擁著擠向了北上廣深,為了能夠過上一個好日子,就只知道那邊是好城市,容易賺大錢。于是每天擠在暗無天日的小小地下室,奮斗在工人的第一線,什么銷售員,工人,貨車司機,全都干了個遍。在半夜瞌睡的時候被主管克扣工資,卻只能夠扇自己一個巴掌讓自己清醒一點,然后又繼續埋頭苦干。
貨車司機那在服務區的廁所里一遍一遍地洗著冷水臉,就是為了繼續走上那么幾十公里。還有北漂的青年,為了自己的一個音樂夢,不斷地參加著選秀,那個年代的選秀當然沒有現在這么熱門,但也只能夠繼續碰碰運氣了吧。還有還有……還有很多。
但是現在呢?那些奮斗的人大多數早已獲得了成功,有的轉職成功,走向了康莊大道。有的工作努力,出任CEO。還有堅持著選秀,最終終于在一檔選秀節目中狠狠地一炮而紅,然后精心經營。這些,都是成功者的案例。那…..那那些失敗的人呢?他們沒有什么目標,可能這一輩子就成了炮灰,永遠地沉浸在城市里的那個黑暗的角落里了。《北京折疊》小說里的那個法則,其實就是這個赤裸裸的世界最好的縮影。現實永遠是殘酷的,不往前走,你就肯定會被現實的洪流所淹沒。那些靠著流水線工作的人,現如今還能夠勉強茍且,但是之后呢?
現在的機器人已經日益崛起了,那些所謂的商家,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那些效率快又沒有怨言的機器人,于此,他們就徹底地拋棄了那些卑微的工人。
我戴上耳機,將聲音調到了剛剛好讓耳膜有些脹痛的高度,雖然我知道這樣對自己的耳朵損害很大,但是還是喜歡這種感覺。腦袋有點暈暈的,那是因為重感冒吧,自己的身體我自己也懂,只有這種爆炸性的音樂音量,才能夠讓我保證著清醒一點,享受這種手指在鍵盤上舞動的韻律,是我一整天能夠覺得我還有點生活著的意義,不至于就那么空虛的渡過日子。音樂里放的是很久以前臺灣的一個音樂組合——東城衛,也是由于那部風靡一時的電視劇終極一家,我才得知,竟然有人能夠將電音演奏得那么爆炸,聽著這些音樂,仿佛回到了那個有些中二卻讓人異常熱血沸騰的場景,修和寒就一架架子鼓,一把電吉他,就那么尬起來了,窗外風云變色,天空都沉著一層暗暗的灰紫色。這場尬樂器,最終以電吉他的斷弦和架子鼓的破裂而告終,兩人卻是頗有些高山流水的意味,還有最終結局的時候,主角獨自一人面對著強大而不可戰勝的敵人的時候的那種巨大的勇氣,還有后來居上,趕來相助的眾人,那一場結局,好像最后是贏了吧,敵人也是為了他們破了規矩,想來也是一個可敬的人物,那個結局,我記得當時是不斷地循環播放,到的后來有機會的時候,又重新翻出來看了又看。很奇怪為什么這個團隊到最后并沒有火起來?他們的曲子也最終是定在了終極系列結束的時候,再沒有出過新曲,就像是這個樂隊生來就是為了這部電視劇的,生為終極,散也為終極。可能也是有著現實中的冷暖無奈吧。畢竟有太少的人能夠像薛之謙那樣一心一意,為了音樂的創作分享而甘愿粉身碎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