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和小曼一起去超市購物,小曼在零食架前拿起了一盒趣多多,看了一眼貼在包裝上的價格條,猶豫了一會,又放回了架子上,轉而拿起了一包我們小學時候就常吃的一包五毛錢的怪味豆,放進了購物車里。
這讓我想起了上一次和小曼來逛超市時的情景。那天我們一起來采購班級外出秋游需要的食材,火腿腸就是我們購買清單上的食材之一。火腿腸有兩種規格的包裝,一種包裝的重量大,一種包裝的重量小。小曼掏出了手機,打開了手機中的計算器功能,分別計算了兩種包裝對應的一根火腿腸需要多少錢,然后選擇了計算出來單價較少的那一款火腿腸。選完之后,小曼轉過頭來略帶得意地笑著對我說:“哈哈,這可是我多年以來的購物經驗。”
聽了小曼的話,我內心不僅沒有絲毫的開心,反而更多的是心疼她,因為我知道,這些年來,她是多么的不容易。她購物時的精打細算,不是因為她是理財能手,而僅僅是因為生活所迫。
四年前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小曼一家人心中除了喜悅和激動,更多的是對學費的擔憂。起初小曼的家里人是不同意小曼念大學的,因為小曼的家庭條件不太好,上大學一年一萬多元的花費,對小曼家來說是筆不小的開銷,是小曼的一再堅持,才讓家里人同意她念大學,去銀行辦了助學貸款,再加上從親戚們那里東拼西湊借的錢,才勉強湊足了學費。
小曼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學生活,她在課外花大量時間研究專業知識,不僅是想要拿學業獎學金來補貼家用,更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不辜負父母對自己的一番栽培。課余時間,小曼不是在圖書館看書就是在做兼職。她說,她的起點不如別人,如果自己再不努力,那這一輩子也就是這樣得過且過了。
02
大三實習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同部門的學長,學長是山東人,只身一人來到上海打拼。繁華的大上海,每天都有人懷揣著夢想而來,也每天都有人帶著落寞離去。高消費、高房價,想在上海立足有多么的不易,大家都心知肚明。
為了能讓自己的夢想在上海生根發芽,學長每天下班都在給自己充電,不僅力求把分內工作盡善盡美地做好,還不斷研究當前的最近技術。在五年的時間內,把自己從職場小白歷練成了不可替代的技術骨干。
我問學長,是什么讓他能夠像打了雞血似的,總是充滿動力的學習。
學長說,他在上海沒有親戚朋友的扶持,萬事只能靠自己,沒傘的孩子就要拼命跑,只有自己足夠努力,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03
一直很欣賞馬天宇,不是因為他的顏值,而是因為他歷經各種艱辛卻還能夠不忘初心,努力向前奔跑的那份毅力和勇氣。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有的人一生下來就輸在了起跑線,他們不同于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衣食無憂,有最好的教育資源,成長路上也沒有磕磕絆絆。對他們而言,想要得到的東西需要自己去爭取,而他們,也必須足夠努力,在能讓輸在起跑線上的自己能夠贏在終點。
朋友們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點個“?”,或者“關注”一下再走吧~你們的鼓勵是我堅持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