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不是很傷心嗎?
也沒地方可以去。就到圖書館。
我不傷心的時候也是在圖書館。圖書館早已成我的家。我愿望有這樣的家,只是不愿我的家有這么多人來來往往。這個家沒有地方可以睡覺,這是唯一的不好。
我既在圖書館,就不免總在圖書館周圍活動。吃飯在圖書館旁邊最近的餐館,嗯,味道還不錯。我喜歡喝那里的皮蛋瘦肉粥。不好之處是,并不是每晚都會做粥。
我散步也在圖書館周圍,有時候沿著河走一大圈。我喜歡看河里的鴨子,他們有時候會飛,我很喜歡他們的狀態(tài),這真的很好,就在那么大的一塊區(qū)域,好像從來不會著急。他們一輩子沒有到過天安門看過升國旗,但是他們不在意這些。有人看到他們吟詩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卻不知道鴨子是不是真的有感覺,他們或許并不討厭冷,大概也不會過分喜歡暖。
我有時候去圖書館旁邊的操場上漫步。而我一到操場上就想跑,漫步是太水靈和柔和的詞語。操場上人很少。快考試了,連情侶們都很少出沒了。奮斗了一學(xué)期就為了一場考試,以及獎學(xué)金,這樣的人生我經(jīng)歷過,卻沒認(rèn)真對待過。
圖書館總是讓我反思我的人生,是否過于散漫了。或許是吧。我這輩子啊,從沒爭取過什么,從沒要求過什么,當(dāng)然也從沒真正得到過什么。我可能有點隨性灑脫。而過于隨性過于灑脫。好在現(xiàn)在還沒有吃過太大的虧,這就好。
我很滿意我的人生,不必嗆我,說我一無所有,我知道我一無所有,還有滿腔熱情就夠。我或許是有才華的吧,但才華這種東西抵不過圖書館一本經(jīng)典之書。
我昨天開始看諾貝特·埃利亞斯的《文明的進(jìn)程》。我就不如這本書豐富。它的厚度就能夠說明這個問題。我的淺薄常使我覺得自卑。有趣的是,任是謙卑的人,都會在某些時候反彈,我嘛,也會有自命不凡的時候。那真是腦殘時刻——或“特朗普時刻”。還好我從未在公眾面前現(xiàn)形過。是的,我從未和公眾有過太多的交際,我根本拒絕公眾生活,如同我拒絕集體生活一樣。
我經(jīng)常孤身一人處于圖書館。卻并不覺得孤單。你在你家里也不會覺得孤單的。除非你想找個人做只有兩個人才能做的游戲。我相信我適合過那種家庭主婦的生活,只是可惜了我不是女兒身,而我又并不喜歡世間的男子。
我經(jīng)常在圖書館陷入沉思。我不知道我這輩子是否就這樣了。這時候我的腦海里突然出現(xiàn)了奧爾罕·帕慕克的形象——那個小說家。他經(jīng)常在家里寫作。我只看過他的散文集,里面大致有提到一個小說家的單調(diào)無聊的生活。我就像他一樣,只是我無家可歸,才將圖書館當(dāng)成我的家罷了。
朋友圈又有人要給姑娘找對象,那姑娘看起來還不錯,臉型好。我不會放過這樣的機(jī)會擴(kuò)大交際,于是應(yīng)征。紅娘,或者那個丈母娘說,那個女孩子喜歡全世界到處旅行。我想我以后也會喜歡全世界到處旅行的。我會快樂嗎——當(dāng)我那樣做的時候,那也是一種可以想象的生活嗎?我的創(chuàng)作怎么辦?我的讀書怎么辦?
在未來的世界,圖書館應(yīng)該電子化,我們可以將圖書館裝在口袋里,當(dāng)我們需要的時候,它就可以幻化出來。并不是帳上移動APP,是真的,一旦呼喚就可以幻化出來。那么,我會愛上那種全球化的生活的,今天在埃及,明天在地球的另一端的新西蘭。
在我離開圖書館的時候,我在想,我已經(jīng)二十好幾的人,我的一生就這樣確定了嗎,確定即意味著玩完,我真的就這樣了嗎?我不知道的。
風(fēng)吹我的頭發(fā)。而我的內(nèi)心并不凌亂。因為我想到,我還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將看到無限的風(fēng)光,我會成為完全不一樣的自己,更快樂的自己,甚至開掛的自己。或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