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周文王為殺人犯武吉畫地為牢。
在《封神演義》記載:有一個打柴為生的大孝子武吉,一天他到西岐城來賣柴,在南門正趕上文王車駕路過。由于市井道窄,將柴擔換肩時不知塌了一頭,翻轉扁擔時把守門的軍士王相打死了,被拿住來見文王。文王說:“武吉既打死王相,理當抵命。”命在南門地上畫個圈做牢房,豎了根木頭做獄吏,將武吉關了起來。
三天后,大夫散宜生路過,見武吉悲聲痛哭,問他:“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你為什么要哭呢?”武吉說:“小人母親七十歲了,只有我一子,小人也無妻子,母老孤身,怕要被餓死!”散宜生入城進殿來見文王,說:“不如先放武吉回家,等他辦完贍養母親的后事,再償王相之命。不知如何?”文王準了,就讓武吉回家去了。
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用這件事來贊揚文王,歌頌他教化萬民、西岐百姓道德高尚的功德。
小編不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認為此事沒有那么簡單。古往今來,政治都是罪惡骯臟的,政治家都是無恥的,從來概莫能外。周文王這么做,小編認為與三國劉備摔孩子如出一轍,純屬作秀收買人心!
西游記,孫悟空為師傅唐僧畫地為牢。
在《西游記》中原著:三藏道:既不可入,我卻著實饑了。行者道:師父果饑,且請下馬,就在這平處坐下,待我別處化些齋來你吃。……行者轉身欲行,卻又回來道:“師父,我知你沒甚坐性,我與你個安身法兒。”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將那平地下周圍畫了一道圈子,請唐僧坐在中間,著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馬與行李都放在近身,對唐僧合掌道:“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墻鐵壁,憑他甚么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許你們走出圈外,只在中間穩坐,保你無虞;但若出了圈兒,定遭毒手。千萬千萬!至囑至囑!’”。
最后唐僧還是離開那個圈,被妖怪抓走了。
孫悟空給唐僧畫地為牢的圈能有這么大的法力,網友猜測有以下幾個來源:
1、金箍棒的法力。
2、孫悟空分身。
3、時空結界。
4、靈魂結界。
5、諸神暗佑。
6、類似符咒。
這前面一個是周文王畫的,普普通通的,但卻圈住了殺人犯武吉;后面一個圈是齊天大圣孫悟空畫的,有法力、強似銅墻鐵壁,但最后卻沒有圈住師傅唐僧。
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強烈的反差呢?
其實,這也是有其內在的邏輯:
1、周文王自身厲害。周文王曉八卦、通陰陽、知先天之數,任何犯人根本無遁形之地。同時,周文王作為西伯侯,握有三千鐵騎,任何犯人也無逃脫之能。這也對武吉也形成強大威懾力。
2、輿論監督。武吉打死人時,身處鬧市,容貌形象早已被人記住,一旦想逃走,就會有人堵住,即使逃脫也會全國通緝。更為可怕的是,擁有極高的威望的周文王完全站在武吉的立場考慮,在眾人面前表示信任武吉的品德,畫地為牢,輕緩地處理武吉的殺人,此舉誅心之舉,讓你被道德綁架,受全民監督。所以,武吉在劫難逃。
3、孫悟空畫地為牢,完全靠的是唐僧的自制力,其失敗也是必然的。相信人的自制力,那就是母豬會上樹。盡管孫悟空也夠強大,但是對師傅根本就夠不上約束力。最后身處郊外圈里的唐僧在八戒的慫恿下,還是走出圈被妖怪抓走。
除了愛與怕,沒有什么人愿意畫地為牢。所以,對于人、尤其是某些位高權重的人,畫地為牢無用的話,就要把他們裝進籠子里。
我愿意為你畫地為牢,喜歡本文的,想知道更多的文章,敬請訂閱“原來三條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