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效率并不是一件難事,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做一個區分,即:“并聯”和“串聯”。如果是串聯,那么或許只需要簡單的一步調整排序,效率就立時提升。如果是并聯,那么就需要找一些應該并聯的事情,盡可能地把他們并行起來,并且不要串聯之。這跟工資有關系嗎?當然,提升工作效率難道不是最明顯的提高工資的做法嗎?不過,我們先要理清很多概念,相比提高工作效率,這大概是能讓你工資triple的做法。
“聰明人”是怎樣的?
真正的聰明人與看起來的聰明人的區別在哪里?真正聰明的人會在學到任何事情之后都再想一步,這個道理還可以用在哪里?如果可以用在別的地方,怎樣做才會更好,怎樣做才不會出錯?舉個栗子:我們都知道投資的復利效應,如果你投資1萬元,每年35%的回報率,那么20年后,你的回報是404萬元,這就是復利最直接的回報。如果我們仔細思考,竟然會發現復利效應還可以用在“思考”上面,如果每個問題你都會比別人多思考一點點,不會太久,你對于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會比大多數人都成熟,如果你思考得更為全面,別人解決不了得問題你能有一些建議,那么你的方案被采納的幾率就基本是100%嘛,同樣,想不晉升職位都難嘛,收入自然不在話下。思考的復利效應會讓你跟別人拉開差距的同時,還幫你解決了財富自由的問題,不是嗎?
而“不聰明的人”呢?他們認為“干嘛想那么多,不累嗎?”。一開始,這個差別不會輕易顯現,可是時間久了,可以說是天差地別。而我們的成長過程根本就是:從現在的起點再往前走一小步,不是嗎?
“給別人打工”vs“給自己打工”
這兩類人有什么區別呢?仔細想想,我們就會發現,“給別人打工的人”拿的是薪水,于是,他們會把工作結果與質量跟看得見的金錢匹配,也因此,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話:“就給這么點錢,指望我做到多好啊?”于是,工作質量得不到提升,自然相應的薪水也是可預期的,正好形成完美的惡性循環。
而“給自己打工的人”想法則不同,對于他們來說,一份時間被出售了兩份,一份是給自己的,這份時間是用來換取自己的成長,打磨自己的能力用的。而另一份,比較相對不重要的那一份,才是出售給了老板,順便滿足了老板的要求,拿出合格的工作成果。由于是為自己打工,他們一定會想,怎樣才能做到更好,還有什么資源我可以利用?于是,接下來的每個選擇,每個行動,都有著另外一個標準。而他們的標準也有兩個:是否對的起老板的薪水?是否對得起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長此以往,結局我們可以看得到,而那個結局來與不來已經不是問題,問題是多久才來,不是嗎?于是,我們竟然發現,我們生活的質量是由自己控制的,所謂的運氣,不過是將可遇見的結果提前了一些而已。
究竟有什么可以并聯?
“給自己打工的人”究竟強在哪里?其實,并沒有什么秘密,他們只是把工作與成長并聯起來了而已。我們之前必定想不到,原來簡單的并聯竟然會讓我們的生活如此不同!那么,作為一腳邁進聰明人門檻的我們,現在思考的問題是什么呢?是的,這個道理還能用在哪里呢?還有什么可以并聯?于是,我們驚奇的發現,“工作”和“生活”是否同樣可以并聯呢?如果這二者并聯,人生的效率又會有多大的改觀?畢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工作和生活是“串聯”的,甚至是互斥的。如果我們將工作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想要獲得較高的生活質量,就需要較高的工作幸福度,也就需要在工作中實實在在地做出一些成績。而當我們真正做出一些成果后,也同樣會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促進我們的生活質量。
你需要做什么?
打磨自己的原則。原則就是最終能夠落到選擇上的標準。如果你制定了原則,而卻又不能根據這個原則來實現清晰確定的選擇,那么這個原則就不夠具體,不能夠到標準的地步。今天過后,當你把“能否與成長并聯”作為一個標準,就能夠有效地從生活中篩選那些真正讓自己“收入翻番”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某件事情占用的時間或注意力以及其他資源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進而做出我們的選擇并踐行。所謂“大智慧”,不過是把智慧用在大事上而已。在大問題上,能夠想清楚做明白的人,相互之間是可以一眼識別出對方的,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未必能夠有一致的“什么更重要”的認知。
遇到“阻礙”怎么辦?
閉上嘴,努力做
最浪費注意力的事情就是:做不必要的解釋。如果這份解釋能夠解決問題也就罷了,問題在于很多解釋不必要,那些人永遠不會理解,他們爭著成為評論家,每日不做什么,只評論其他人做得如何。對于這樣得現狀,最好的做法就是:閉上嘴,努力做!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我們可以更加專注地投入在自己的事情上,同時也可以讓那些誤解自生自滅,不影響到我們。只有我們做到了,才真正成為了“能說那話的人”。
轉換立場
很多問題看似不能理解,在我們進行立場轉換之后就變得理所當然。當我們以學生的角度去學習,我們關注的就是各種知識點、概念,非常有限,而當我們以老師的標準來看,我們不僅會關注知識點,還會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僅是人物設定的不同就能帶來諸多進步。這種立場的轉換也適用于工作,我們同樣應該以老板的視角來看問題,于是就會有更多思考,更多收獲。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提升自己轉換視角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你覺得在給老板干活,會很容易抱怨,但如果認為老板在花錢教你,心態就會轉變。
關鍵時刻不放棄
所有的成長都源自于關鍵時刻的一點堅持。關鍵時刻不放棄,主動承擔責任是不容易的。大多數人越是關鍵時刻越容易放棄,而這些關鍵因素恰恰成為他們放棄的主要原因。碰到不會的事情時甚至該慶幸,因為這又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認認真真做事最終的受益者往往是自己,因為只有你認真,才有可能從每件事情上學到相應的經驗,并真正的成長起來。
建議你平時時不常地就問兩句:咱是誰啊?這樣,你對于自己的標準一定會不一樣,而遵守這些自己制定的原則和標準,將工作與成長并聯,也算是活在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