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值得一讀,這本書雖然是給家人的信,但信的很多內容反映了曾國藩對世道人心的入微體察,是做人處世之典范。家書中很多修身做人的道理,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借鑒,這里簡要提三點,可以管中窺豹。
一、自省自修,莫牢騷,莫抱怨
曾國藩的六弟一直自視甚高,心高氣傲,自認為學問做得好,對鄉試抱有很大希望,結果卻名落孫山,于是滿腹牢騷。曾國藩寫信勸導:“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凡遇牢騷欲發之時,則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氣?猛然內省,決然去之?!卑l牢騷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發牢騷前,不如先反躬自省,理性的思考,也許問題更容易解決。
生活在社會中,面對別人非議在所難免。該如何應對呢?曾國藩在家信中告誡弟弟們:“眾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忿疑謗之無因,而悍然不顧,則謗且日騰;有德者畏疑謗之無因,而抑然自修,則謗亦日熄。吾愿弟等之抑然,不愿弟等之悍然。”面對他人非議誹謗,憤怒而不顧一切地反抗反而會使誹謗越來越盛。
二、庸人以惰字致敗,有才之人以傲字致敗
曾國藩深知九弟曾國荃有著驕傲的毛病,在打了幾場勝仗之后更是有些自大,因此寫信諄諄勸誡:“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凡動口動筆,厭人之俗,嫌人之鄙,議人之短,發人之覆,皆驕也。”“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薄坝ヲ溩?,總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曾國藩自己就是謙虛不傲的典范。與他接觸過的人都評價他說,無論和什么人接觸都很謙虛謹慎,從來不怠慢他人;在私事上嚴以待己,公事上兢兢業業。同時,曾國藩生活時期正值清廷衰落,到處看到八旗子弟的墮落,使他更加警惕“惰”字危害。他在信中囑咐弟弟們一定要戒除惰性。
三、 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
曾國藩言:“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偶爾興致所起做幾件事并不難,難的是每天堅持做同一件事?!胺踩藶橐皇?,以專而精,以紛而散。荀子稱耳不兩聽而聰,目不兩視而明,莊子稱用志不紛,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對于現代人來說,注意力常常被分散,曾國藩所言的這種“?!钡姆椒ㄊ挚扇 ?做一件都要專心致志,這樣不但效率高,質量也高,一會兒干這個,一會兒又干那個,最終只會落得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