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伊始我出示了這樣一個實例,“最近學校購買了90本故事書,每班分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問題:同學們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分享出來嗎?分享時請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精準性。
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后,我激勵學生,“數(shù)學課堂是同學們出彩的舞臺,請大家在這個舞臺上盡情地表演吧”
班級里有近乎一半的學生舉起了手。
每一名學生分享思維方法時,我都是這樣告訴他們,“請開始你的表演!”
同學1:
我用90減30,一共要減3個30,因此要分給3個班。
同學2:
因為9除以3等于3 ,所以90除以30等于3。
同學3:
因為30×3等于90,所以90÷30=3
同學4:因為30+30+30=90,所以90÷30=3
出彩的四名同學贏來了同學熱烈的掌聲,此時的我毫不吝嗇贊美的詞語,“看來,我們班級的學生真的非常聰明,有學習數(shù)學的潛力,只要大家善于動腦,勤于思考,你們就會成為我們班的數(shù)學小專家。”他們獲得了老師的認可,同學的贊美,滿滿的自信洋溢在他們的臉上。
下來我用變式,呈現(xiàn)了下面一道題
“一本童話書120頁,小明每天看一頁,他大約幾個月可以看完?”
習題呈現(xiàn)不到30秒,班級里“老師,我來!我來!”這幾個字已經(jīng)交匯在一起,分不清是誰的聲音了。
于是我示意大家靜下來,并告訴他們,“同學回答問題時,請注意傾聽”。
我叫了一名平時少言的女生來回答,她說,“一個月大約30天,這道題實際上就是看120里面有幾個30,因此我列式為120除以30”。她的回答得到同學們的肯定。此時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名男生(上課有時不專心)舉起了手,“老師,我質(zhì)疑”
“請把你的質(zhì)疑說出來。”
“一個月有可能是28天,有可能是29天、30天,還有可能是31天,為什么列式是120÷30呢”
我問,“同學們,沒認真聽講或者不動腦筋能提出質(zhì)疑嗎?”
同學們異口同聲說,“不能!”
我對這名同學本節(jié)課的專心聽講和思考問題的全面性給予了肯定。
班級里有哪位同學能針對質(zhì)疑給予回復呢?
有很多同學舉起了手,一名學生這樣答復,問題問的是“大約幾個月可以看完?不管是28天,29天,30天,還是31天,這幾個數(shù)都接近于整十數(shù)30,因此列式為“90÷30”,再說從問題也可以看出來,本道題就是用估算的知識來解決的。
我問質(zhì)疑的學生,通過這名同學的回復,你的疑惑解除了嗎?他說,“沒有了”
這節(jié)課在學生的思考中,學生們的掌聲中,老師的贊美聲中,學生的質(zhì)疑聲中,學生回答問題的爭搶聲中完成了。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注重運用激勵性語言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表演”的時間,讓學生得到老師的認可,同伴的贊美,收獲了成功的喜悅,體現(xiàn)出新課標理念倡導的“讓不同學生取得進步,把課堂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課堂中回答問題的三類學生均可體現(xiàn)。一節(jié)課僅有四十分鐘,讓所有學生回答問題這是不可能的,老師要做到關(guān)注到每一名學生,那怕用眼神注視幾秒鐘,學生就會找到存在感,學生就會提高課堂注意力。
此外,越簡單的數(shù)學,學生越容易接受,老師們可以在課前認真研讀課標,吃透教材的編排意圖,結(jié)合班級學生實際,對教材進行再加工,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你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潛能是無法想象的,他們就象花兒一樣,散發(fā)著各自的芬芳,你就會收獲喜悅,你就會成為一名幸福的教育者!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