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到靠譜幫手
1、種子用戶
在你的社區、產品上線之初,事先積累高質量粉絲。這樣在產品上線的前后過程中,可以有比較好的人去幫你打理。而且,種子用戶影響你社區、公眾號的長遠用戶規劃。當用戶的氛圍、圈子形成,要改變很困難。比如,知乎為什么做得好?一開始都是一幫什么人在看?比如周鴻祎、李開復這些人,在社區里起到比較好的帶頭作用,其它用戶會不斷去學習、效仿。
2、社群管理(活躍、規則、獎懲、任務等)
做新媒體的時候,好多人積累社群、微信群、QQ群,一定要想辦法促進活躍度。好多群被廣告,尤其被色情內容占據,所以群主一定要發揮作用,讓群里面保持正面形象,不要出現太多廣告,要定期清理。
然后就是規則,群也需要規則。我覺得社群只是管理工具,但一定要把群管理到位,群是工具不是平臺,尤其社區社群只是基礎工具。規則獎懲要做清晰文字,起碼讓用戶有奔頭、有激勵、頒任務,在和用戶磨合過程中,用戶幫你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
3、各平臺打通
嘗試跟各平臺打通,不要自己玩自己的。嘗試和別人跨界合作,比如各有10萬粉絲,可以做一些聯絡活動。如果你的粉絲數比較多,大家可以找我們奇虎手機帳號,嘗試互動合作,我們是非常歡迎的。
4、塔尖客戶
積累塔尖用戶,不一定是KOL,做社群管理,某種程度上其實群主也是塔尖。積累不錯的塔尖用戶,這些用戶可以幫你分擔很多細致工作,幫你管理其它用戶。
5、用戶榮譽感
在運營過程中,一定要把榮譽感交給用戶。比如,咱們做一個活動,適當跟用戶討論,借用戶的嘴說出來。讓用戶幫你想想辦法,讓用戶有參與感。做新媒體時,可以考慮在某些文字和頒獎里面,讓用戶有歸屬感。比如做一些活動,讓用戶做評委,體現榮譽感。
6、放權
一定要相信用戶能做比較好的東西。用戶群體能否交給比較好的用戶去管?放權是一種能力,就像公司里,放權給自己的下屬,團隊去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相信用戶能做比較好的東西,這是學問。
四大平臺的基本運營手段
1、微博
大家可以嘗試做微博活動,跟原來不一樣,現在收費了,但是效果還是不錯的。比如原來我做的微博活動,互動量達到幾萬,比較靠譜,而且主動給你加粉絲。微博上比較熱門的東西,看看能不能融合自己帳號。平時找一些比較不錯的大號互轉,不一定粉絲很多,一定要判斷大號的真實性,有些可能看上去粉絲很多,但是效果沒有大家想象的好。一定要判斷真實粉絲數,一般50-60萬粉絲數,內容基本每天應該在100以上的。
2、微信
微信更強調內容質量。微信不是很多內容的簡單復制,比較強調原創,增加一些條件。我覺得微信可以做得比較不錯,我帳號粉絲不多,不到三萬,但是轉發率比較高。微信確實強調內容質量,我的帳號如果強調粉絲數,可以制造八卦,畢竟我原來從貓撲出來,我知道的八卦比一般人多很多。但是不是簡單地為粉絲而粉絲,要考慮傳播性。你的內容是否具備傳播性?人家為什么要分享?這個問題一定要考慮。做活動,用戶怎么留存?可以做簡單地有獎活動,但更多是發揮創意,讓用戶覺得做了還挺有意思的,為了發獎品而獎品的活動沒有太大意義。
3、貼吧
第一,需要接觸官方,某種程度就是要花錢,花錢后有很多功能開放,漲粉絲更快。貼吧的平臺粉絲數比較大,可以用很多功能,漲粉絲等很多功能比較好。但是純粹運營,比較難一些。貼吧的吧主管理,是貼吧運營工作中比較大的一部分,跟社區版主一樣,發揮比較大的作用。最起碼要有比較靠譜的吧主,幫你做活動、任務收集,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
4、QQ空間
QQ空間需要依賴官方,我原來在貓撲做過空間,內容都是自己一條條做出來的,最早做到三四千萬點擊量,走的時候2億點擊量,但是這更多需要官方配合。
日志發布需要保持比較好的頻次,不是一天發很多。一天最多6條,正常一天3、4條就行。說說跟微博差不多。原來我們很多運營人員,平時發很多微博、說說,連140字都湊不齊,這是有問題的。用戶讀完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不要給人這種感覺,一定要講清楚,不要講得很拗口,顯得自己很專業似的,要讓用戶覺得有意思,用戶可以真正跟你產生互動。
運營小技巧
1、打造個性標簽
比較不錯的賬號,可以用關鍵詞概括。比如冷兔,發一些冷段子、冷幽默、好玩圖片,看完特別開心,有意思。考慮下,當人家問你做的帳號,有哪幾個標簽可以概括?如果你的賬號沒有特殊性,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做什么內容,特別雜,東做西做,基本上一定做不好的。
2、人神合一
一定不要選跟帳號氣質不搭配的人,美食類的帳號要找美食達人、吃貨,發的內容能體現吃貨精神。
3、提升轉發數(大V,熱點)
最基本的方法是找大V互轉,平時多積累人脈人品,好東西慢慢都用得上。平時跟熱點結合,結合后轉發量可能比較大,所以有時候該跟必須跟。
4、跟熱點的注意事項(合法、品牌)
平時跟網絡熱點結合,一定要合法,注意品牌調性,不要轉負面內容。跟熱點結合一塊,對曝光量會起到良好作用。
5、熟悉平臺功能
基本功能不解釋,微信微博的所有功能都熟悉。比如微博上的微群、投票用過嗎?像我剛才說的,支付寶很多進化不錯的功能,大家可以盡量嘗試。
6、堅持不懈,有原則
很多做新媒體帳號的,都是72小時在滾動,晚上時間也盡量不錯過。2010年,我當時做貓撲,50萬粉絲在網絡媒體領域排第一。那時我的工作不止這些,微博只是平時興趣,但覺得挺有用的,那時候基本上從早上9點發到晚上1點,沒有停過。而且,那時候沒有時光機,每一條都是逐條發的。
原則什么意思?就是我剛才說的,不要為了粉絲而粉絲,為了一些東西不折手段。比如咱們做垂直帳號,哪怕只有幾萬粉絲,只要做到位了,挖掘了價值,其實也能起到變現作用。
7、關于新媒體人員招聘
一定要找符合帳號氣質的,盡量找有耐心、有韌性、做事細心、有責任感、對某一方面專注的伙伴。不是說要有很多經驗,或者有小米、BAT新媒體的經驗,大公司的新媒體人員不一定做得比較好。如果把平臺光環剝離掉,你還剩的東西,這就是你的能力。
8、跨界合作
嘗試跟自己相關的,或者別的平臺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