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教師節我們都送賀卡,無論語句是否優美,我們都會親筆書寫,落款寫上自己的大名。
一張薄薄的賀卡,承載了學生的心意。
更高級的會買張音樂賀卡,兩層的、三層的。打開,熟悉的鋼琴曲《獻給愛麗絲》緩緩響起。
那時候,禮物就是禮物;
那時候,家長根本不用在禮物上操心;
那時候,也沒有所謂的謝師宴,老師教學生那是天經地義。但很多年后,學生依然記得老師的諄諄教誨。
可如今,家長要研究如何〃送禮〃,不能多不能少,既要能表達心意,也要能讓老師滿意。
或許是標準不一樣了,如今的孩子,少有送賀卡的,太沒價值了,老師不會喜歡。
既然是送禮物,必然是投其所好。
于是,有送花的,有送筆的,當然還有送〃卡〃的。
我不希望孩子過早接受這些,也不希望孩子對〃老師〃這個稱呼誤解。
畢竟,個體不能代表群體。
我覺得〃禮〃還是要送,我建議孩子送書。
孩子撅著小嘴說,老師不會喜歡的。
我鼓勵她試試。
教師節那天,我心里是忐忑的,我怕老師把禮物隨手一放,更怕孩子說,老師更喜歡某某送的東西,因為價值高。
放學接孩子,她雀躍著告訴我。老師說,孩子送的禮物是她最迫不及待想看的。
孩子說,原來老師喜歡書,那我們以后就送老師書吧。
我說好。
一個喜歡讀書的老師,不會差到哪里。
教師節 我參與了〃送禮〃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教師節要到了,每年的教師節是對老師的一大考驗,也是對家長的一大考驗。 要不要給老師送禮?不送的話老師會不會對我的孩...
- ?開學第二周,就趕上了教師節,這個節日“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對于有孩子的家長,尤其是孩子還處于初高中階段的家長...
- 鳥籠效應 人最難擺脫的是無謂的煩惱。1907年,近代杰出的心理學家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