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電影、電視劇,最快意于反派人物得到應有懲罰的那一刻。然而,當《人民的名義》進入尾聲,祁同偉走上孤鷹嶺飲彈自殺的剎那,反而有一種莫名的沉重涌上心頭。越多了解一點祁同偉,我的心情越是復雜和沉重。
在劇中祁同偉多次提到過“勝天半子”的故事,該故事講述的是一個酷愛下棋的凡人與神仙的對弈,凡人不甘心自己的命運悲人掌控,最后用自己的生命充當了一枚黑子,跪死在棋盤的右下角,才勉強贏的神仙的“半子”,但卻是賭上了自己最珍貴的生命!
祁同偉在自殺前對侯亮平大喊:
“我把陳海當兄弟,我不想殺人,我沒辦法!”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夠審判我,去你媽的老天爺!”
然后選擇了吞槍自殺。
把槍含在嘴里,迅速扣動扳機,子彈穿過上顎,撕裂腦干,噴出血和腦漿,倒在了他曾經引以為傲的孤鷹嶺上,讓他的這一生劃上了一個所謂的“完美”的句號。
他寧愿死,也不要認命。
祁同偉他出身寒門,但是他很勤奮努力,最終考上了漢東大學政法系,畢業之后就可以被分配工作,也算是改變了命運。就當他認為自己的命運即將被改寫的時刻,但是他逆襲的道路卻是屢屢受挫,孤注一擲的向現實低下了頭,最后越走越偏,然后回不去了。
看完全集,在看祈同偉他的人生目標,他只想要一份愛情、一份事業,然后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他希望他能夠改變他的下一代,不要再經歷他的人生軌跡——那個吃不飽飯童年,在大學時想要一雙回力牌的球鞋還需要別人的慷慨解囊。書里和劇中雖然都沒有詳細描述祁同偉是如何從一個窮鄉僻壤的小山溝走出來的,其過程的艱辛卻可以超乎我們的想象。
作為普通人的你和我,有何嘗不是這樣?拼了命的在大城市里面扎根,用無數個加班來換取在大城市中的一套房,在遇見自己心愛的人時,總是會不知所措的顧忌,我是否能夠提供上優越的物質生活,滿足這個社會對于嫁娶的“有房有車有票子”的要求!
或許我們都比祈同偉幸運,沒有遭遇祈同偉所經歷的那些“暗箱操作”;也或許,我們都那么的不幸,正在遭受著祈同偉的命運。
按照目前中國自己的標準,我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含年收入不超過768元的“絕對貧困戶”和年收入不超過1067元的“相對貧困戶”),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日均收入不超過1美元),中國還有兩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而在這2億人中是否有祈同偉的存在?我不敢給出一個肯定的判斷,但是在對生存在體制內和傳統行業里的人來說,也許祈同偉這樣的人,有一大把。
如今的這個社會時代,雖然在表面上來說,各個方面都變的很寬松了,但是社會的上升通道還是非常的狹窄,市場經濟意識已深入社會方方面面,沒人會公開拿血統說事,但實際上,就是因為處處遵循殘酷的市場競爭原則,先發優勢和先發劣勢都會不斷放大,官員的兒子以后還是官員,富商的兒子以后還是富商,屌絲的兒子以后還是屌絲的概率依然非常大。
對于家庭和出身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很多人認為是深遠的,這一點,我很承認,因為父母本身給孩子帶來的人脈資源的問題,父母本身的學歷知識給孩子帶來的見識的問題,父母投入的教育資金的問題,這些因素深刻影響著孩子長大后的命運??晌覍嵲谑菬┩噶爽F在社會對窮人的這種鄙夷,好像“窮成了所有劣根性的原罪”,沒有窮過的人永遠高高在上,大放厥詞,用自己主觀的判斷去評定別人。
家庭出身的確會影響一個人,但是卻不會被這一方面影響,因為我們已經見識過非常多草根逆襲的案例,但我們不知道的是,他們是經歷了多少超乎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才走到了今天,甚至于他們的內心深層,依然有著對“貧窮”的恐懼。而這一點,卻是來源于社會上給予的偏見而造成的。
祈同偉對于自己的出身而恥辱、貧窮的時候,遇到的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讓他無法消化。那些傷害也讓他無力修復,所以他才那么渴望迅速積攢財富,最后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當然,就算祁同偉的經歷再悲慘,他有這樣的結果,也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怨不了任何人誰?只能怨他太脆弱,太不堅定??墒牵粋€人能捱過多久黑暗而無光明的日子?沒有人知道!
突然想到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里的經典臺詞:你切要記著,這個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備你稟有的條件。
我只希望,每一個寒門學子都能改變命運,不要遭受這么多不公的對待,讓“祁同偉”的悲劇越來越少。
而作為為沒有背景的我和你,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其實都暗藏著一個“祁同偉”,渴望財富,渴望成功,渴望出人頭地,渴望屌絲逆襲,翻轉命運,但如果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把做人的底線都突破了,那就算實現了這些目標,又有什么意義呢?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丟失了靈魂,又有什么益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