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大戲《人民的名義》讓最鄙視國產劇的人也追得一塌糊涂。在劇中,侯亮平扮演的反貪局長固然神勇,但是其光芒似乎難敵老戲骨吳剛扮演的達康書記和帥大叔許亞軍扮演的公安廳長祁同偉。尤其是祁同偉,因為出身而帶有的悲情人物色彩,讓觀眾有了更多的感嘆和思考。
往更高的位置爬,掌握財富和權力,成了祁同偉唯一的目標,以致于最后執法枉法,走上絕路,付出生命的代價。在評價祁同偉時,有人認為,出身卑微的祁同偉其實很可憐,在某種程度上也讓人同情。也許是被這種觀點觸動了神經,另外一些人就立即發聲:祁同偉罪責深重,咎由自取,人民不欠他一個副省長。
其實,這只是觀察問題角度不同。前一種觀點并沒有為祁同偉開脫罪責,而只是從更寬廣的社會學角度來看待祁的命運。人民不欠祁同偉一個副省長,我信;可是,當下社會不欠寒門子弟一個公平,你信嗎?
一個社會,如果只知道懲罰,那么它只是一個庸碌的社會,被懲罰的人或事還會接二連三出現;如果這個社會,在懲罰的同時,能夠更多地思考和自省,它才是有良知的,才有可能避免某些不該發生的悲劇。
祁同偉罪責已定,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而他的自我了斷已替法律完成了任務,這一點沒有任何異議,擱下不談。讓我們來看看祁同偉的成長道路:
大學時的祁同偉非常優秀,這一點從省委副書記高育良和妻子吳老師的對話中表露無遺。學業優秀,身為學生會主席,只因為不同意比他大十歲的梁璐的追求,在其他同學都被分配到省市甚至中央的好單位時,祁同偉卻被身居省政法委書記高位的梁璐父親發配到偏遠小鎮。這時,公平在哪里?
梁璐被人玩弄,懷孕流產了,需要找一個男人來彌補自己的情感空虛時,她相中了英俊、單純卻出身貧窮的祁同偉。這時,良知在哪里?
為了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祁同偉參加緝毒隊,在販毒窩點身中三彈,險些喪命。立功后的祁同偉,滿懷信心地準備去與陳陽相聚時,卻被梁璐父親以惜才為名,硬留在當地。這時,同情在哪里?
當祁同偉發現,奮斗仍無法扭轉命運的時候,他選擇了暫時的屈從,在漢大操場上,當著眾多師生的面,他給梁璐跪下了。此時的祁同偉,與其說是給梁璐跪下,倒不如說是給梁璐的父親跪下,更準確地說,是給權力跪下了。這時,尊嚴在哪里?
有人說,從祁同偉跪下的那一刻起,從前那個熱血澎湃的祁同偉已經死了;從他站立起來的那一刻起,一個對權力有著無限追逐渴望的祁同偉誕生了。被權力無情碾壓過的生命,對權力最深刻的印象,既不是恐懼,也不是仇恨,而是渴望??释@得權力,成了日后祁同偉唯一的夢想。
在讀書會上,京州市公安局長趙東來告訴陸亦可,侯亮平從祁同偉那里借過一本書,其中的一篇《天局》是祁同偉最喜歡讀的,小說中的主人公不服命運,以自己為棋子,跟神仙下棋,以生命為代價,最終勝了神仙半子。陸亦可說,這代價太高了吧?趙東來說,不敢賭的人,就沒機會贏。
趙東來娓娓道來,語氣很平靜,但是,在我聽來,“勝天半子”這四個字卻是驚心動魄。這個“天”是什么?是權力,是權貴,是等級森嚴的社會。而在祁同偉看來,自己的奮斗無異于同神仙下棋,他沒有選擇,即使賭上生命,也要“勝天半子”。
有人很欣賞侯亮平,其實,在我看來,整部劇中,最臉譜化、最缺乏可信度的就是這位反貪局長。他當然鄙視祁同偉的附炎趨勢、工于心計,可是,他有沒有告訴眾人,他和祁同偉一樣是漢大的高材生,為何祁同偉被貶至偏遠的鄉鎮司法所,而他僅僅在漢東工作了不到兩年,就上調至北京的最高檢?他的夫人鐘小艾年紀輕輕就當上中紀委廳局級干部?盡管劇中故意模糊侯亮平夫婦的背景,但是,看看侯亮平在漢東反腐的大刀闊斧,看看他和頂頭上司季昌明檢察長,恩師高育良,乃至省委書記沙瑞金說話時那種輕松自然、談吐自如的態度,你會天真地以為侯局長僅僅憑借漢大高材生這塊頭牌走到今日嗎?
可以說,侯亮平走過的路,祁同偉拼上性命也得不到,這一點,祁同偉心里清楚得很。侯亮平可以行事自如,而祁同偉只能亦步亦趨;侯亮平可以和領導談笑風生,而祁同偉在高書記面前只能唯唯諾諾;侯亮平不必討好陳巖石,而祁同偉卻想通過陳巖石與新到任的省委一把手搭上話。所以,和當年在漢大操場上下跪一樣,挖菜地讓祁同偉又“卑劣”了一次,而當陳巖石夫婦陪同沙瑞金出去時,陳巖石只隨便對祁同偉說了一句,干完那點活就回去吧。
堂堂的省公安廳廳長啊,就那樣手握著鐵鍬站在菜地里,目睹著三人離去!
有人可能會覺得,祁同偉為了上位什么都不顧,太沒自尊了。其實,你想過沒有,當年在漢大,那個刻苦讀書,努力上進的窮學生祁同偉可曾是一個沒有自尊的青年?在緝毒時勇敢沖鋒,身中三槍,幾乎丟掉性命的警察祁同偉可曾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如果說后來的祁同偉沒有了尊嚴,就是從在漢大操場上向梁璐跪下求婚的那一刻。
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頭?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像朱自清那樣餓死迎風站,也不能要求祁同偉與省政法委書記別扭著在公安隊伍里混一輩子,因為形勢比人強,對寒門子弟祁同偉尤其如此。
被強大的權力碾壓過的尊嚴,即便重新拾起來,也已經是千瘡百孔。后來的祁同偉一門心思向上爬,為了爭得副省長的位置絞盡腦汁,為了權力和財富執法犯法,甚至殺人滅口,最終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哀莫大于心死。對祁同偉來說,他的尊嚴在當年的漢大操場上已死,活著的只是原來祁同偉的軀殼,對權力永無休止的追逐最終導致他走向毀滅。
侯亮平曾說,蔡成功是個輸在起跑線上的人,其實,這話用在祁同偉身上更準確。試想,如果祁同偉和侯亮平、陳海、陸亦可這些人有著同樣的出身背景,結局會怎樣?或許,反貪英雄就是祁同偉了。可是,老天沒有給祁同偉那樣的家庭,所以,他只能拼命地往前奔,希望有一天能通過努力來證明,自己并不比那些優秀的人差。所以,有人說,祁同偉本來也可以成為侯亮平,只是因為他出生在貧困的農村家庭。
與侯亮平每每談起祁同偉的不屑語氣相比,趙東來對陸亦可說的一句話才算真正點出了祁同偉的性格特質:你還別說,這位祁廳長骨子里是個很硬氣的人。是的,看似溜須拍馬、毫無尊嚴的祁同偉,其實骨子里是個不認命的人,他相信人定勝天,想“勝天半子”,可到頭來還是在命運面前徹底敗北。
這里,我絲毫沒有替祁同偉開脫罪責的意思,祁同偉觸犯了法律,即便他不自殺,等待他的也必將是法律的嚴懲。祁同偉錯就錯在他自己曾是權力的犧牲品,而后來的他卻想通過攫取權力將他人的命運操控于掌心之中。這,正是祁同偉最大的悲哀。
為什么有很多人同情祁同偉?就是因為他們從祁同偉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誠然,絕大多數寒門子弟是善良的,守法的,他們沒有祁同偉那樣的位置,也沒有祁同偉那樣膨脹的欲望,更不會像祁同偉那樣走上犯罪的絕路,在大多數情況下,盡管受到種種不公的對待,他們要么忍了,要么曲線救國,在法律和社會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做一點稍稍越軌的變通,僅此而已??墒牵@能抹殺他們在人生奮斗的道路上遭遇的種種阻攔嗎?
祁同偉死了,可寒門子弟還活著,不公平并沒有因祁同偉的死亡而消失。這,比祁同偉的罪與罰,更值得我們去思考,去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