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歡
蝦米仔畫了一幅畫送給媽咪Annie,Annie很喜歡,把它掛在辦公室桌上。Hanson過來阻止,說這不利于Annie的升職。Annie將畫拿到碎紙機里碎掉了。
蝦米仔問媽咪,喜不喜歡那幅畫?Annie回答說喜歡,蝦米仔說喜歡就還給他,他要拿到幼稚園去展示。Annie欺騙蝦米仔說畫送給老板了… …
為什么大人在教導孩子不能說謊時,自己總是謊話連篇?
其實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知道,說謊是個壞習慣。如果你說一個謊話,就需要有十個謊話等著你去圓。但是人們還是習慣性地用善意的謊言等說辭去解釋自己的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費爾德曼做過一個實驗,人們在日常交談時,他帶上隱蔽的攝像機錄下現場情景。統計結果令人吃驚:每人每天至少撒3個謊。
在1882年發表的文章《說謊藝術的墮落》中,馬克.吐溫寫道:每個人都會說謊,他們每時每刻都會說謊,不論是清醒還是沈睡。在做夢時,在快樂時,在悲哀時,人都會說謊。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說出謊言。當有人問你“最近如何”時。你會自動回答“很好”,不論你當時的狀態是否是“很好”。你可能馬上就要還不起房貸,擔心父母的身體,孩子的學習成績差,但如果你把這些話告訴他人,你可能會讓對話變得十分尷尬,讓雙方都不舒服。
說謊的內容多與情感和感覺有關,包括情緒、觀點、對他人或事物的評價等,而且,人們傾向于假裝正面的、積極的感覺。
心理學上對說謊有一個定義:就是在明知真相的情況下,故意對事實進行隱瞞、歪曲或憑空編造虛假信息以誤導他人的行為。也就是說,說謊就是一種欺騙。
說謊其實是一種求生本能,是人類本能產生的一種自我防御保護機制。人天生會說謊,可以說從娘胎里出來,人就具備了說謊的“潛質”,說謊的基因已經“深種”在人的身體里。
心理學家發現,小嬰兒就知道用笑容或者哭泣騙到大人的注意。小朋友在四歲左右,開始會判斷在哪些情形下,必須說謊。
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欺騙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現象之一。很多動物都會欺騙。比如狐貍,當它遇到比自己厲害的熊,就會裝死躲過被吃的命運。
當一個人太過誠實時會發生什么?我們不妨回顧一下1997年的電影《大話王》,金.凱瑞扮演了一名健談的律師,為了應付工作和生活他不得不經常說謊。凱瑞不斷對兒子做出各種承諾,但每次都在最后關頭失約,他甚至無法參加兒子的生日派對。失望的兒子在生日上許愿,希望爸爸能夠在一整天內都無法說一句謊言。
第二天,兒子的愿望奇跡般地實現了,凱瑞果然一句謊言都說不出口。不論發生了什么事情,凱瑞都只能說實話,比如他仔擠滿了人的電梯里放屁后,只能承認自己是罪魁禍首。他告訴鄰居,她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她身材豐滿。他告訴同事她看起來糟透了,又告訴另一個同事他太胖了,然后告訴第三名同事她是個蕩婦。他甚至告訴自己的情人,她在自己的愛情生涯中根本排不上號。
這部片子雖然是部搞笑劇,但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而不是凱瑞,那么這就是一個悲劇了:不能說謊的我們將持續不斷地侮辱他人和傷害他們的感情,這不但會讓我們聲名掃地,而且這樣的行為也無異于自絕于世,會給我們的個人利益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一般來說,我們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