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觀婁燁的《蘇州河》有感
《蘇州河》是入選美國2000時代雜志的十佳影片之一,也是著名女演員周迅走入影壇使她一炮而紅的一部電影。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件悲情的故事,著重的體現出了第六代導演婁燁追求生存還原,自覺擯棄民族和個人神話,掙脫歷史文化的挾裹將人從重重符號中釋放出來,裸露生命的真實狀態(tài)。
電影中由一條閃著被陽光反射光亮的河流鋪開,伴著蘇州河上骯臟令人作嘔的垃圾但是人們卻不得不依賴它生存的“佳話”。來來往往的船只,河流沿岸的高樓聳立,一個個順著時光游走的人,他們穿著灰舊的工作服,上面有著顯示他們身份的可恥斑點。這是上海下層人昏暗苦難的生活,為了錢財利欲熏心,為了權利為了拋棄為社會奴役的身份抗爭著。這是一份無聲的吶喊,這是愁苦讓人傷感落淚的迷城往事。
請跟隨我,聽我娓娓道來。
請聆聽我,關于一個愛情傳言。
不同于愛的羅曼史那樣悲慟蒼涼觸目驚心的愛情,反而是平淡無奇的敘事著一件事——或許說是自己一點點微不足道的見聞。
通過故事中那個講故事人的故事中,我們看見了一個靈動的女孩子——美美。她扮演著一條漂亮的美人魚,有著所有美人魚的甜蜜夢想。金色的發(fā),紅色的魚尾,畫著碧藍色的眼妝和妖冶的紅唇。她對著鏡頭,洋溢出一個大大的微笑,眼睛微彎。而后她又悲傷起來,眼角藏著數不清的落寞。
“假如有一天我真的我走了,你會不會想馬達一樣找我?”有什么的呢,這樣的故事滿大街都是,我也會編啊,主人公輕佻的語氣說著。望向蘇州河的橋,在人群那么顯眼的美美抱緊肩膀走著,隨后,隨后又消失在黑壓壓的舊城中?;疑母裾{充斥著熒屏,像是被迷霧遮住了眼睛一眼渾濁不堪,用力的擦向眼角,卻憑空多了一絲濕潤。
仿佛透過其中就可以聞到馬達身上濃重的煙草和他那臺拐來的哈雷汽油的味道。他有著聚眾鬧事底層混混的黑色靈魂,但是——請相信僅僅只是被染指了而已。他躲在巷口處接聽者一個人的電話,虎視眈眈的看著一個梳著辮子的小女孩。一張稚氣未脫極為不遜的臉蛋,是惹人生出幾分憐惜的。她一屁股坐上馬達的車子,口中念念有詞尋求刺激——的確很適合她這樣的年紀。“兩個不相識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后呢,然后,當然是愛情?!?/p>
愛情發(fā)生的時候其實就是這么簡單,這么簡單就可以發(fā)生的感情就是愛情。一瓶酒,一個美人魚洋娃娃,好像是一個感情信物的交換,又或是一個戀情的約定。她笑的很開心,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女孩子笑的像她這樣開心。
可是天真的她不知道,在她眼中美好純真的愛情卻是一場早已經設下的局,細密織好只等待著她上鉤的網。她在他的屋子中斷斷續(xù)續(xù)的唱著歌,在月光下吟誦她的唯美童話。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當她再次唱起這悲涼的歌曲時,卻被卷入了心愛之人設下的綁架案件。原來我這么便宜!你從來都沒有喜歡過我!她聲嘶力竭的喊著,手中還緊緊的抓著那個洋娃娃,我,我會變成美人魚去找你……她笑的凄婉,轉眼跳下了惡臭的蘇州河。
美好的事物源進黑暗的深淵,又在一處希望的源頭涅槃。這個城市中有個尋找牡丹的瘋子馬達,還有一群傳說看見了美人魚的渡口船夫。當馬達遇上了美美,這個扮演美人魚和牡丹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他想起牡丹最后留下的那句話,好像發(fā)生的這一切違和的巧妙。
美美嘴角輕佻,笑容迷離,我是你要找的牡丹么?我是么?無論你相不相信,請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馬達辯解著,他生怕眼前這個女孩子是失憶還是故意忘記。牡丹感動了,因為這個她認為馬達為她編的這個故事,沒錯,她認為他是編的,為她編的,只屬于她的。她貼上了大上海街頭隨處可見的印花牡丹的那一刻狂野又性感,眼睛閃爍著不知道是什么意蘊的光芒。可是馬達還要去找牡丹,他走了。留下一個滿懷這浪漫文藝又渴望懷抱的美美。
也許是上天可憐馬達,想給他一次改過的機會。也許也是他的誠心感動了一根隱藏的線索,他找到了牡丹。可是也許這一切的驚喜來的太過突然,夕陽下的短暫溫存卻成為了最后的訣別。一個美好的童話如泡沫般消失,就像西方的安徒生童話中消失的小美人魚。雨天,灰蒙蒙的上海。美美看見死去的二人崩潰的抱緊了自己,她的淚水混在了雨水里,原來是真的……牡丹的存在是真的……后來的后來,一切都重回返璞歸真風平浪靜。主人公的鏡頭中是美美干凈的過分的臉。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那樣找我嗎?
會。
會一直找嗎?
會。
會一直找到死嗎?
會。
你撒謊。像這樣的事情只有愛情故事里才會有。
你不信?
我不信。
牡丹真的走了,但是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我不會去找她。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曲終人散,我們沒有收獲一個大團圓的美好結局,反而是太過清明現實如琴聲“錚”的一聲靜止。我寧愿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愛情,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你真的會等到么?真正會愛的人已經離開,而你最終還是要守著美人魚化掉的泡沫變成一個孤獨患者。后來的后來,很多人看過蘇州河的河畔有一條美人魚,她開心的笑著,像個孩子——
沒有人可以用一輩子去懷念,但總有人會懷念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