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說《易經》是本占卜算命的書?
?——算命算啥?它可比算命牛多了!
《易經》從伏羲一畫開天開始,以符號代表自然界的現象,再借符號的組合與移動來設卦觀象,描繪自然界千變萬化的奧妙情境,由之展示人世間的吉兇禍福與因應之道。而其核心便是陰陽辯證。
伏羲一畫開天辟天
Q:太極怎么變成兩儀的?
伏羲看到太陽從東方上來,然后從西方下去,想到了天底下有一種力量把太陽從東方拉起來,往西方拉下去,這股力量就使得萬物都受到它的影響,好像它就是宇宙的根源。
所以伏羲上觀天文,下察地理,思索很久想把這種力量表達出來。那個時候沒有文字,他就折一段樹枝畫一條橫線,用來代表那股力量,所以一畫開天的真實意義就是一畫開天辟地。
這一畫,就是太極,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從太極中生發出來的。
孔子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太極生兩儀”,意思是太極中包含著一正一反兩種力量,而這兩種力量就是陰陽。
一陰一陽之謂道
Q:壞人是不是一定壞?好人是不是一定不會做壞事?
一陰一陽之謂道,告訴我們自然的變化就是陰陽之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成陽,陽極成陰,彼此之間是互動合一、密不可分的。
同一個人,也就是同一個太極,分陰分陽。比如:同一個人,有時候很講信用,有時候非常不講信用;有時候感覺世界真是光明,充滿了希望,有時候又覺得到處都是黑暗,看不到希望。
所以壞人偶爾也會做好事,好人也經常是好心做壞事。
可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以學會易經的這種陰陽思維,我們看問題就不會太絕對了。
陰陽互動生育萬物
Q:“二構成一”和“一內含二”有什么區別?
西方人認為一本來就是兩個東西構成的,二構成一。就像家庭是由丈夫跟妻子構成的,所以很容易分成兩個,彼此意見不合就可以離開。
西方也有合的觀念,只是他們太重視分了,分大于合,分到最后會變成什么?會變成社會人群最小的單位就是個人。
這樣我們也就能理解西方的國家為什么很小,因為它是分分分,分出來的。
而我們中國人則不是,我們認為社會人群最小的單位是家庭。我們一個東西有二,所以如果講一,就是太極,如果講二,就是陽和陰。陰陽互動生生不息。
一內含二是以一為中心。就像一個家庭必須要有夫跟妻才算家庭,只要分開,剩下一個,就不算家庭。
因此中國文化強調“和”。和才能夠生育萬物。若一味求“同”, 萬物的生長就無以為繼了?!耙运剿^之和”:把不同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從而使它們得到平衡,這就叫做“和”。
《易經》系列內容將持續更新,敬請關注心之聲,微信公眾號“xinzhisheng2017”。
本文由心之聲文化整編,轉載請注明出處
部分圖片來源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