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馮唐在談馬拉松時曾經說過:“人生苦短,想不開的時候,跑步,還想不開,再多跑些,十公里不夠,半馬,半馬不夠,全馬。”
? ? ? 在他說這段話的那一年,也是中國馬拉松大潮風生水起的2015年,我開始了跑步的第一個五公里,十公里,接著就是半馬,全馬,不過我跑步不是因為想不開什么,只是希望自己跑出來一個健康的身體,說白了就是減重~
? ? ? ? 和鄭開馬拉松相當的有緣分,至今已經連續三年參加鄭開,2016年第一次參加馬拉松賽事就選擇了鄭開,那也是我的第一個官方半程,也第一次體驗了一把鄭開大道。如同劉姥姥初進大觀園 ,看什么都充滿了新鮮感,那次參賽給我最大的感動是觀眾好熱情,整個21公里的路程都是觀眾的助威吶喊聲 ,至于第一個半馬官方成績,呵呵,那個不重要吧。我跑馬不在乎快慢,只要跑的開心,然后,我把我的這個跑步理念整理文飾一番,留在了2015年鄭開馬拉松18公里處的加油口號牌上,感謝組委會免費印刷~
? ? ? ? 2017年鄭開馬拉松,是我第一個全馬首秀,那一次,我在筆直的鄭開大道一路暢跑,前半程并不覺得辛苦,38公里后,控制不住的掉速,整個后十公里完全靠毅力在堅持,真的體會了跑馬前輩的話——30公里后才是真正的馬拉松。經過一番堅持和掙扎,最后以3小時41分鐘完賽,這也是我的全馬PB成績,鄭開賽后的貼心服務讓人大贊 ,冰水放松,按摩恢復,說實話,志愿服務人員盡心盡責,令人稱道!特別新增的賽后放松服務,很貼心!
? ? ? ? 2018年,再次結緣鄭開馬拉松,不同的是這次是以官方配速員身份參賽,身上更多了一份責任和壓力。雖然之前已經做過幾次“兔子”,但為了不負使命,賽前還是認認真真做了一番“功課”。
3.25比賽日,再次踏上熟悉的鄭開大道 ,雖說已是第三次參加鄭開,內心里依然難掩興奮和激動,按照慣例,一通拍照合影~然后整理裝備,慢跑熱身,靜等比賽開始。
開賽后,230配速組開始領跑征程,一路上,大家互相鼓勵,互相提醒,把握節奏,控制配速,跑的很輕松,隨之時間推移,賽程也逐漸過大半,氣溫也不斷升高,賽道上的跑友有的已經臨近體能極限,看到這些情況,配速組伙伴們不斷鼓勵她們,提示跑姿,動作要領,帶動大家一起跑起來,最終圓滿完成領跑任務,有時候想想跑步就是這樣,當你跑到筋疲力盡的時候,一個善意的笑容,一聲鼓勵的加油,都是對你最大的鼓勵,最大的動力。一個人跑的再快,成績再好,那份滿足感也只是屬于自己,當你鼓勵和幫助他人完成一段賽程或者一場比賽,那種自豪感、幸福感是彼此可以分享給對方的,這也是跑步更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 ? ? 跑一場馬拉松,認識一座城,這句話對鄭開馬拉松不適用,跑鄭開馬拉松讓你從一座城跑向另一座城 ,讓你從現代穿越到古代,絕對是一場奇妙之旅,如果說有哪一場馬拉松值得你每年都去跑一次,那一定是鄭開馬拉松~
? ? ? ? 至于原因,緣分亦或情懷,或者說你只是喜歡跑鄭開馬拉松。
最后以我喜歡的這句話共勉~跑步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它可以讓你的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