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個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遠。
也有人說,一個人跑難免顯得形單影只,需要拉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陪伴奔跑。接力賽恰恰就是一個需要齊心協力、團結合作的賽事。
2018年1月26日上午10點“菇溪河520KM迎春48小時接力賽”在浙江省永嘉縣橋頭鎮殿前村活動場舉行。
為什么要組織這次接力賽?起因是1月14日下午蔡暢在群里發了一個鳳凰悅跑團520公里接力咕咚軌跡圖,對我們觸動很大,加之一個多月以前溫州24小時城市接力賽在楊府山公園舉行,我們跑團都是全程關注,熟悉了整套流程,發現舉辦這樣的活動其實不難,非常羨慕別的跑團能搞這樣的接力活動,為什么我們跑團不能搞這樣的活動呢?舉辦這樣的活動最怕缺一個牽頭的人,早就想搞接力賽的劉勇首先發起倡議,大家紛紛響應。
準備工作迅速展開,第一步先建立了“接力賽準備會”微信群,報名參加接力賽的隊員陸續入群。劉勇、飯飯、昭文、全浙主動承擔起籌備工作。第二步確定賽事名稱是“48小時520公里接力賽”,大部分人只跑一小時,跑得快的跑友可以多跑一點距離,多跑一些時間,這樣就能把時間擠出來,在48小時內跑完520公里是可行的。第三步確定每個時段的接棒員名單。劉勇、飯飯、昭文、金叔叔、靜姐、全浙、阿小、流沙、曉鋒等跑友主動報名了最艱苦的半夜時段的接棒任務,保證了活動的成功。最后有60多名跑友報名參加接力賽。考慮到可能會出現接棒員因為有事無法前來的情況,籌備組盡量在每個時段安排兩名接棒員,每位接棒員開跑前幾個小時后勤組都會打電話通知,如果有誰無法前來,馬上安排另外一名接棒員頂替。
剛開始大家準備效仿其它跑團在學校操場舉辦接力賽,由季老師與橋頭中學領導溝通協調,校方也答應提供場地。后來我們一方面考慮到中午至晚上交接的安全問題,還有一方面考慮到我們人多怕弄臟或弄壞學校里的東西,也會讓一直幫我們和校方溝通的季老師為難,所以最終決定在菇溪河邊舉辦接力賽。
為了讓這次接力賽更有儀式感,籌備組賽前就在網上為每一位接棒員量身定做獎牌,不僅在在獎牌上刻了本次接力賽名稱和跑團logo,還在獎牌上單獨刻了接棒員的名字。賽后大家領取獎牌時別提有多高興,這是對每一位站上菇溪河跑道的接棒員的肯定,也是對所有堅持跑到終點的接棒員的鼓勵。
舉辦這樣長時間的接力賽需要提供后勤保障,我們沒有去拉贊助商,覺得贊助商的限制太大,后來由我們跑團成員眾籌,籌集到了7700元。后勤站我們選在菇溪河邊的鈕扣博物館,方便換衣服和堆放后勤物資,感謝鈕扣博物館方面提供場地。我們在鈕扣博物館外面搭建了帳篷,帳篷三面都用紅布圍起來,防止冷風吹進去。接好電線,掛好燈,擺好了桌子,還放置了靠椅、電暖器、音響、吹風機,靜姐搬來了盛滿姜茶的水桶,楊憲秋搬來了液化氣罐、燒烤架子、大鍋。補給品大部分由楊憲秋采購,因為市區的水果便宜,比賽前一天楊憲秋專門去市區買了水果。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我們準備了兩部手機開啟咕咚APP記錄里程,一部是安卓系統的魅族手機,考慮到蘋果手機GPS記錄比較準確,還準備了另外一部蘋果6S。這次比賽結束時蘋果6S的咕咚APP顯示距離為520公里,魅族手機還只有510公里,少了10公里。跑步時每部手機都用充電寶充著電,兩部手機都裝在同一個腰包里,跑友接棒時只需要把腰包掛在腰間即可。比賽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下雨,兩部手機都用保鮮膜包起來,防止進水。比賽前一天,由我帶著這兩部手機試跑了10公里,確定沒問題才交付使用。
比賽路線:殿前鈕扣博物館-菇溪大橋-永福橋-大沸下-石埠頭村-金窯村-窯底村-友誼大橋-店埠村橋-鈕扣博物館
接近年關,考慮到年底大家都比較忙,舉辦時間不能晚于2月。查了天氣預報,2月前的兩個周末要么有雨,要么有雨夾雪,反正都是爽爽的,大家紛紛表示“風雨無阻”,最終把開跑時間定在1月26日上午10點。
1月26日早上8點很多跑友都提前來到了開跑地點——殿前村活動場,當天是星期五,很多人是請假過來參加開跑儀式。大家主動過來搭建帳篷,搬運后勤物資。9點整開始航拍集體照,9點半集體熱身,10點開跑,第一棒由徐敏和季老師一起跑,其它跑友跟著他們列隊慢跑,徐敏跑了540配速,季老師在1個小時內跑了12.76公里,給520接力賽開了一個好頭。
比賽期間室外溫度3℃~10℃,非常寒冷,大部分時間下著大雨,很多跑友不顧瓢潑大雨在寒風中奮力奔跑,跑到最后手都凍僵了。雨天路滑,菇溪河跑道上都是積水,無處可繞,我們只能趟著水坑過去,鞋子都濕透了。縱然環境如此艱難,很多輪到半夜接棒的跑友跑完自己那一棒后沒有回去休息,留在后勤站繼續為其它跑友服務。
“安全第一,跑步第二”是這次接力賽的宗旨,后勤保障組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下雨期間給每位接棒跑友都提供了雨衣,叮囑接棒跑友一定要注意安全,安排他們在菇溪河下面的親水平臺跑,那里不容易滑倒。特別是晚上黑燈瞎火看不清,調整跑步路線,安排跑友們在鐵橋前折返,這段路離后勤站比較近,方便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后勤站還安排了醫療人員。一直到本次活動結束,沒有出現安全事故。
后勤保障組提供了食品、飲用水、姜茶、雨衣、帳篷等必要后勤保障,24小時都有后勤人員蹲守后勤站,很多后勤人員兩天兩夜不眠不休。后勤站有電暖器,半夜值守后勤站的跑友可以靠近電暖器取暖。還提供了吹風機,方便雨奔后的跑友吹干頭發。
后勤站提供的補給品非常豐富,有香蕉、小番茄、砂糖桔、雞腿、牛肉、牛排、羊排、青棗、魷魚、中翅、酒等,乍一看比標準的馬拉松補給站還專業。后勤站早餐有跑友送來的油條、肉包,吃著用紙杯盛著的稀粥,夾著飯飯炒的卷心菜,很多人都吃撐了。下午有跑友送來的燒餅吃。晚上在大雨中跑完的接棒員有蟲草酒、江小白喝,御寒暖身。更有跑友當場燒烤,很多人伴著音樂翩翩起舞,現場氣氛濃烈,給人的感覺不是在跑步,而是在開音樂Party。
那么多天過去了,活動中一些感人瞬間仍然歷歷在目。
比賽過程中一些隊友腳有傷勢仍然堅持參加活動,比如葉挺腳疼仍然陪池素海跑了4公里。飯飯韌帶拉傷,仍然參加了0點時段的接力任務,還要守兩個通宵的后勤站,真的很辛苦。
很多跑友請假來參加接力賽或后勤工作。
飯飯把家里的筷子、碗都帶到后勤站,怕值夜班的人員肚子餓,還從家里帶了生蠔給大家吃。
很多接棒員的親友主動來到后勤站為大家服務,為參賽的接棒員加油鼓勁,一些接棒員帶著他們的兒子、女兒來參加活動,培養孩子對跑步的興趣,小朋友們不顧嚴寒在后勤站為跑友端茶送水,忙前忙后。
劉勇晚上穿著睡衣蹲守后勤站,看起來像悠閑富家翁,被大伙兒笑死了。
半夜的后勤站并不是冷冷清清,大家一起烤肉、喝酒、聊家常,笑聲此起彼伏,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很多接棒員完成接棒任務后,沒有回家,留在后勤站繼續為大家服務。
一些跑友主動開車去接住的比較遠的跑友。
會長夫人晚上專門燉了補品送到后勤站給大家喝。
大雨中很多沒有任務的跑友騎著自行車陪著接棒員跑步。
很多后勤人員在接棒員快到達終點時提前守在終點,為接棒員取下腰包,給接棒員遞姜茶,替接棒員拍照,給他們留下美好瞬間。
池素海夫妻冒雨起跑的背影,魏恩勉跑好獨自抹黑回家換衣服的背影,太讓我感慨了。
靜姐通宵了兩個晚上守在后勤站,騎著自行車陪著隊員跑,還報了深夜的接力任務。賽后聚餐時大家吃到的美味紅燒雞翅就是由靜姐燒的。
一些跑得快的接棒員為了給后面跑得慢的接棒員騰出時間,減輕壓力,用最快速度跑完全程,擠出幾分鐘給后面的接棒員特別是女接棒員。
葉挺和曉鋒半夜去田地里偷菜,人手一個卷心菜回到后勤站,你們知道凌晨三點吃炒卷心菜的滋味嗎?過了好幾天了,仍然回味無窮。
賽后大家主動清理衛生,收拾垃圾,特意買了洗衣粉拖地板,把鈕扣博物館打掃得干干凈凈。
感謝下列后勤保障人員的無私奉獻:
楊憲秋、阿清、建海、英姐、昭文、飯飯、小金、魏恩勉、流沙、全浙、飯飯、劉勇、靜姐、徐敏、金必池、季克乾、李博晗、胡思琪、劉飛、小鳳、珊珊、金叔叔、王昌訓、余麗霜、阿小、三嫂、玉米、豪杰、葉挺、曉鋒等。特別是劉勇、金叔叔、流沙、飯飯、珊珊、靜姐、全浙、王昌訓、胡思琪等人員通宵蹲守后勤站,實在辛苦,要大大地贊一下。
接棒過程:
第1棒 10:00~11:00
由季老師和徐敏跑。
季老師是多年的運動健將,可以說是橋頭跑得最快的人,很多年前馬拉松比賽在國內還不流行的時候,季老師就外出參加比賽了。橋頭很多人剛開始跑步都是由季老師帶動起來的,季老師是我們菇溪跑團的良師益友。
徐敏好像首次參加正式的比賽是2016年雁蕩山馬拉松比賽,當時跑齡還很短的徐敏參加了10KM項目,在大雨中跑得飛快。
這次季老師帶著徐敏跑第一棒,徐敏跑了540配速,季老師在1個小時內跑了12.76公里,給520接力賽開了一個好頭。
第2棒? 11:00~12:00
由黃正理跑。
黃正理去年腳傷休息了很長一段時間,恢復后積極訓練,在永康馬拉松中破了PB,跑進了140,實現了很久之前定的目標。第二棒跑了12.43公里。
第3棒 12:00~13:00
由陳元芳跑
天氣那么冷,又下著大雨,元芳你怎么看?
陳元芳跑步時總是帶著微笑,看起來很有喜感,平常總是跟著小金一起到外面跑馬,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第4棒 13:00~14:00
由季克乾和季玉愛跑。
季克乾從去年開始跑步,跑步實實在在改善了他的健康狀況,去年3月26日參加了首馬麗水馬拉松,接下來還參加了舟山馬拉松。
季玉愛去年一年都在帶小孩,沒時間跑步和騎行,連已經報名繳費的武夷山馬拉松都沒時間去,這次接力賽專門擠出時間來參加,要贊一下。
第5棒 14:00~15:00
由輝太狼跑。
輝太狼一直被人叫做“大萌輝”,以前站在秤上,秤都稱不出來,自從跑步以后一下子瘦下來,恍如變了一個人,現在“大萌輝”這個外號保不住了。
第6棒 15:00~16:00
由建海和福云跑。
建海2016年溫馬受傷以后休息了很長一段時間,夏天開始跟著大家一起夜跑,慢慢恢復了狀態。
福云也是元老了,橋頭長跑協會剛成立時他就在里面了。現在他跑步配速比以前快了一些,讓人刮目相看。1月26號晚上福云一直騎著自行車陪著其它隊員跑。
第7棒 16:00~17:00
由阿淼跑。
去年阿淼騎著他心愛的馬兒到處跑馬,感受飛奔車輪下呼嘯而過的風景和用雙腳戰勝路程肯定自己的喜悅。接近年關,阿淼越來越忙了,連永康馬拉松都只能放棄,百忙之中阿淼還是抽出時間來跑他那一棒。
第8棒 17:00~18:00
由阿清跑。
阿清是我們跑團的專業攝影師,大家的文成馬拉松、杭州馬拉松的照片都是阿清拍的。阿清作為醫師跑者,發揮他的專業特長,在廣州馬拉松、武夷山馬拉松等比賽中幫助了很多選手。
第9棒 18:00~19:00
由金錫光跑。
金錫光最喜歡深夜跑步,有好幾次晚上10點我在菇溪河碰到他在跑步。可能是太忙的關系,下半年他跑的次數不多,不過這次接力賽速度依然非常快,配速511。
第10棒 19:00~20:00
由王麻袋跑。
王麻袋今年11月19日跑了人生中第一個馬拉松舟山馬拉松,之后又和大家一起參加了永康馬拉松。這次接力賽在雨中跑步,非常不容易。
第11棒 20:00~21:00
由胡思琪跑。
雨天路滑,胡思琪接棒后拼命往前跑,破了個人10公里紀錄。
第12棒 21:00~22:00
由王醫生跑。
王醫生跑完那一棒時身上都冒煙了,當時雨下得很大,室外溫度5℃,身上的熱氣都被蒸發出來,讓人忍俊不禁。輝太狼給王醫生留了蟲草酒,王醫生跑完就能喝上蟲草酒,真的很爽。
第13棒 22:00~23:00
由高素梅跑。
高素梅一般都在早上跑步,這次她主動報名參加晚上10點的時段,跑得飛快,適應夜跑的能力很強。
第14棒? 23:00~0:00
由鄒昭文跑。
這次幾位后勤隊員犧牲睡眠時間,帶頭報名半夜時段的接棒任務,鄒昭文等隊員給大家做出了榜樣。接棒后鄒昭文在大雨中跑得太快了,一個小時左右就跑了13.14公里,跑到30分鐘時還有閑暇微信聊天。
第15棒 0:00~1:00
由飯飯跑。
之前飯飯韌帶拉傷,仍然報名了0點時段的接力任務,還要守兩個通宵的后勤站,真的很辛苦,我們要向她學習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飯飯在大雨中跑出后,靜姐和珊珊都跟了上去。
第16棒 1:00~2:00
由金叔叔跑。
金叔叔在他的首馬舟山馬拉松比賽中跑出了152的好成績,很多人首馬成績都沒他好,在12月10日的永康馬拉松比賽中跑出了147的好成績,實在了不起。
第17棒 2:00~3:00
由劉勇跑。
凌晨三點的菇溪河好美,劉勇這一棒跑完身上也像王醫生那樣冒出熱氣,頭上都結霜了,此時正是凌晨最冷的時候。靜姐一直都騎著車跟隨。
第18棒 3:00~4:00
由全浙跑。
全浙在一個小時內跑了13.14公里,繞了菇溪河一個大圈,實在是非人類,當時我站在河邊見他飛來飛去,看著頭暈目眩,跑得太快了。
第19棒 4:00~5:00
由我跑。
凌晨3點珊珊掐著時間打電話給我,我當時已經醒來了,睡了一個好覺。起床后發現外面的雨已經停了,天助我也。3:45到達后勤站,開跑后前5公里快不起來,身體熱了以后越跑越順,其實這個點對我來說是主場時間,跑著一點都不費勁,平常我都是晨跑。
第20棒 5:00~6:00
由北極熊跑。
晨跑我碰到最多的男隊員就是北極熊了,他起來那么早,跑得那么快,距離還那么長。永康馬拉松是他的首馬,跑了141。早上5點到6點的接力時段也是他平常跑步的時間段,不需要提前適應,直接上馬。
第21棒 6:00~7:00
由池素海跑。
池素海五點多就開始跑了,等他跑完接棒任務已經接近21公里,在殿前活動場轉了好幾圈,就湊夠了21公里。葉挺陪池素海跑了4公里。
第22棒 7:00~8:00
由葉麗苗跑。
葉麗苗是跑團新人,好像是第一次參加跑團活動,過來很早,六點就在后勤站等待接棒了。
第23棒 8:00~9:00
由瑞安新、英姐跑。
瑞安新在橫幅前又展示了他的招牌動作——旋風腿。瑞安新在一個小時內跑了12.51公里,當時咕咚APP總公里數257公里,跑得太多了,沒有截圖到250公里(?ω?)。
2016年12月4日英姐參加了溫州馬拉松的全馬項目,堅持跑到了終點,讓很多人由衷佩服。這次接力賽英姐在跑步之余還參加了后勤工作,為跑友服務。
第24棒 9:00~10:00
由葉老師跑。
葉老師去年參加了他的首馬臺州馬拉松,今年的目標是最少跑兩個馬拉松,還要破PB。
第25棒 10:00~12:00
由阿樂跑。
阿樂為了給晚上接棒的女隊員騰出時間,跑得非常快,在兩個小時內跑了27公里,前三公里跑了三分多的配速,直接拉爆了,后面全是死撐,盡管這樣還是跑出了422配速。
第26棒 12:00~13:00
由李鵬攀跑。
李鵬攀參加全馬的時間比很多人早,2015年第一屆溫馬就參加了全馬項目,而當時我們跑團這些人只敢報半馬。李鵬攀的半馬實力在我們跑團可以進前幾名,接力賽中跑了441配速。
第27棒 13:00~14:00
由吳澤、黃建仁跑。
吳澤、黃建仁、李鵬攀三人老大遠從橋下趕過來參加接力賽,真的不容易。
吳澤之前與大家一起參加了永康馬拉松。吳澤是高手,接力賽中一個小時跑了14公里,平均配速422,吳澤對這個成績還不是很滿意,還想通過練習間歇跑的方式提高配速,我們實在是高山仰止。
黃建仁2017年首個半馬在臺州不小心肌肉拉傷了,休息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恢復狀態。2018想參加全馬,爭取跑進400。
第28棒 14:00~15:00
由林舉跑。
林舉在橫店馬拉松后由于事務繁忙跑的時間不是很多,今年希望跑量跟上,多參加馬拉松。
第29棒 15:00~16:00
由金必池和豪杰跑。
金必池夏天的時候跑量驚人,動輒跑半馬,而且還都是五分多配速。臺州馬拉松是他的首馬,后來還參加了舟山馬拉松和永康馬拉松。
豪杰2017年跑了6個馬拉松,數量蠻多的,今年打算控制參加馬拉松的數量。去年豪杰跑步時一般只跑5公里,今年跑步的距離變長了,跑量增加明顯,進步很大。這次接力賽一小時跑了13.14公里,豪杰希望努力練下去爭取半馬破130。
第30棒 16:00~18:00
由小金跑。
小金總跑量在跑團中高居榜首,2017年跑量突破3000大關,僅次于阿樂,小金給人的感覺就是跑不累的。這次接力賽小金跑了兩個小時,跑了一個半馬,實在辛苦。
第31棒 18:00~19:00
由玉米跑
玉米平常跑步都不帶腰包,因為腰包帶著難受,所以玉米都是拿著手機跑的,這次接力賽規定必須攜帶腰包跑,玉米只能帶著腰包跑了。上一棒的小金完成接力任務后還剩余五分鐘,本來這多出的時間給玉米就好了,這樣玉米可以跑得輕松一些,不過小金又去跑了一會兒,玉米只能是準點出發了。此時下著大雨,玉米沒有穿雨衣,盡管這樣,玉米還是跑得飛快,在規定時間內趕回了后勤站交棒。
第32棒 19:00~20:00
由統海跑。
統海參加的馬拉松賽不多,只參加了武義馬拉松、永康馬拉松等賽事。永康馬拉松賽前因為拉伸不到位出現了傷勢,原本抱著安全完賽的想法去參加永康馬拉松,沒想到跑進了2小時,跑了155,破了PB,這其實是統海之前經常跑步訓練的結果,努力總會有回報的。
第33棒 20:00~21:00
由珊珊和林哥跑。
珊珊兩個晚上都跑了,而且熬夜通宵兩個晚上蹲守后勤站,1月27日凌晨三點多我來到后勤站接任務時發現珊珊披著衣服靠在椅子上睡著了,任憑旁邊人聲喧嘩她都沒反應,實在太累了。
林哥是熱心腸的人,今年夏天大家跑石洞半馬,他主動提出當后勤,沿途一路跟隨,為大家提供飲水和補給。這次接力賽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第一天的集體合影,第二天晚上參加接力任務。
第34棒 21:00~22:00
由金麗華跑。
金麗華連續打卡5個月,即使大雨傾盆,也會拿著雨傘跑步,今年1月份的跑量高居榜首,連每逢周末都要跑半馬的阿樂都被超過了,實在佩服。金麗華一般都在早上跑步,起來都很早,我好多次看著她在黑燈瞎火中漸漸遠去。這次接力任務中高素梅全程陪著金麗華跑,吳潔跟在后面。
第35棒 22:00~23:00
由陳澤和方明向跑。
陳澤以前跑的不多,后來在溫州每天下班后跟著慈義跑,跑量陡增,進步很快,橫店馬拉松跑進了150,永康馬拉松更是跑了140。
方明向不僅自己跑步,還鼓動了公司里的同事一起跑步。2017年12月24日方明向帶著幾位從未參加過馬拉松的同事參加福州馬拉松,不僅全程陪同,而且讓同事們在關門前都完成了比賽。
第36棒 23:00~0:00
由流沙姐跑。
流沙姐為了照顧大家,報名了深夜時段的接力任務,晚上不到8點就到了后勤站等待接棒。完成接力任務后沒有回家,一直留在后勤站為大家服務。
第37棒 0:00~1:00
由曉鋒跑。
曉鋒以前沒跑過馬拉松,在大家的鼓動下報名了永康馬拉松,盡管賽前有傷,仍然跑出了很好的成績,跑了153。完成接力任務后,還和葉挺一起去田地里偷菜,抱了大球菜回來\(^^)/!。
第38棒 1:00~2:00
由金叔叔跑。
這個點還是由金叔叔跑。跑完以后沒有回家,留下來當后勤,金叔叔酒量很厲害,和劉勇喝了好幾瓶江小白,仍然沒有醉意。
第39棒 2:00~3:00
由靜姐跑。
本次活動給跑友們喝的姜茶就是由靜姐燒的,帳篷、桌子都是由靜姐提供。靜姐連續兩個晚上守在后勤站,騎著自行車為參賽的跑友保駕護航。活動結束后帶領大家清洗場地,不留下垃圾,表現得非常專業、稱職,有靜姐在,我們什么都不用操心。
第40棒 3:00~4:00
由阿小跑。
阿小的跑步經歷是火箭式的跑步經歷,在幾個月內就跨越了很多跑友需要經過幾年甚至更久時間才能完成的跑步階段,夏天開始跑步,10月21日就參加了首馬武夷山馬拉松的半程項目,12月24日就參加了福州全程馬拉松,雖然35公里后跑得很辛苦,畢竟安全完賽了。
第41棒 4:00~5:00
由我跑。
這個時候正下著雨,地上到處是積水,連地勢高以往很少有積水的念頭地段都有水坑,繞也繞不過去,此時我也豁出去了,直接趟過深至腳踝的積水向前沖。
第42棒 5:00~6:00
由魏恩勉和小鳳跑。
魏恩勉幾乎每天早上都跑步,每次跑五六公里,永康馬拉松是她的首馬,成績不錯,當時小鳳全程陪著她跑,我在賽道中碰到了好幾次。
小鳳的首馬好像是2015年的文成馬拉松,跑馬經歷很早了。也是喜歡晨跑的人,我經常在路上碰到,小鳳唱歌很好聽,永康馬拉松回橋頭的車上連續唱了好幾首歌。
第43棒 6:00~7:00
由池素海和金曉霜跑。
池素海和金曉霜夫妻倆都是跑步愛好者,夫唱婦隨,令人羨慕。池素海27號早上跑了半馬,第二天又跑了10公里,跑了半馬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金曉霜戴著帽子,穿著雨衣,戴上手套,防寒裝備一應俱全,跟著她的丈夫池素海跑,也能跟得上。
第44棒 7:00~8:00
由銀三跑。
銀三2017年報名了福州馬拉松的全程項目,其實是報錯了,原本是計劃報半馬的,將錯就錯參加了12月24日的福州馬拉松,首馬跑進了430,太令人意外了。銀三跑完他一棒后發現破了PB,接下來沒有停下來,跟著阿樂又跑了6公里,完成了最后的520公里任務。
第45棒 8:00~9:00
由汪正勇和阿樂跑。
汪正勇也是新加入跑團,這次接力賽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汪正勇。他早早地就來到了后勤站等候。他以前最遠也就跑10公里,大家等了他一個多小時就等到了他,大雨中跑得不慢。
8點鐘交接的時候離520公里只剩下6公里了,最后一棒的重大任務就交給玩咕咚很溜的阿樂了。阿樂和銀三跑到鐵橋前就折返,在下面的親水平臺那里跑來跑去。
經歷了三天兩夜的持續不斷的接力長跑,歷史性的時刻就要來到了。由于本次活動大家激情迸發,配速超快,原定于48小時跑完520公里的計劃可能會提前結束,最后接棒的幾位跑友都提前來到了大本營,很多參與成員早上八點就來了。
最后只剩下兩公里時一群人跟著阿樂跑,只剩下幾百米的時候大家停下來慢慢地走路,把蘋果6S遞給了本次活動發起人劉勇,大家撐著傘簇擁著劉勇,他緊張到極點,唯恐把事情搞砸了,最后走到519.99公里的時候,心跳到嗓子眼了。當劉勇用顫抖的手按下咕咚軟件結束鍵的那一刻,我們贏了。在場的人一片歡呼。
此次比賽經過46小時40分48秒不間斷的接力長跑,橋頭菇溪跑團于1月28日8:40順利完成了520公里的接力長跑活動,比預計完成時間提前了一個多小時。
這次接力賽活動滿足了跑友們之間的社交需求,讓我們彼此之間增進了解,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強了凝聚力,弘揚了團隊精神,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跑團。
“當我在大家的簇擁下,用顫抖的手按下咕咚軟件結束鍵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們贏了!我哭了,因為有大家的鼎力支持協助,我們完成了別人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菇溪河哭了,它終于從我們兩天兩夜的蹂躪中解脫出來了!48小時,520公里,這里面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以及旁人無法理解的東西,可我懂,我們參與的每個人懂,那是因為愛啊,愛跑步愛生活愛健康,所以我們才聚在一起完成了這項瘋狂的事情,譜寫了一篇狂人日記!謝謝所有的跑者,后勤保障人員以及贊助人員,有你們,真好!”本次接力賽發起者和組織者劉勇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