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中,起源甚早的八仙當屬最受喜愛、最神通廣大的神明,八仙過海的故事耳熟能詳。在眾多的神仙中,八仙的本領恐怕還排不上高手榜前列,卻流傳的最廣,其中有何緣由呢?
道家八仙
八仙是指民間廣為流傳的道家的八位平民化神仙。八仙的傳說緣起于唐宋時期,但人物有多種說法,至明人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游記》(即《東游記》)一書問世后,上洞八仙始定為:李鐵拐、漢鐘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八仙涵蓋了皇親(曹國舅)、紈绔(韓湘子)、將軍(漢鐘離)、儒生(呂洞賓)、農婦(何仙姑)、商販(張果老)、藝人(藍采和)、乞丐(李鐵拐)等不同身份和職業,男女老少,富貴貧賤,文雅粗俗,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影子。
與道家許多神仙不同,八仙為凡人得道,都有些缺點(如漢鐘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挑,鐵拐李酗酒成性),與百姓較為接近。其平民化風格與唐宋以后社會世俗化、平民化的趨勢相符,深受群眾歡迎,甚至成為中國民間家喻戶曉的吉祥符號。
“八”可象征宇宙八方,八仙象征了普天之下無所例外的“神仙不離凡俗、俗人皆能成仙”的世俗化“神仙”(超凡理想人格)觀念。
中國一般道家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應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劍、葫蘆、拂塵、花籃等八物為八寶,代表八仙之品。文藝作品中以八仙過海、八仙獻壽最為有名。
八仙的神通
八仙跟許多神仙一樣,原是古代道家的象征,但八仙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變成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直到今天依然是十分重要的神明。
一般認為鐘離權(一稱漢鐘離)是八仙之言,手搖神奇蒲扇,有時拿一顆桃子。相傳他發現了仙丹妙藥,能救治病人,甚至起死回生。
精通秘術,看來年歲甚大的張果老手拈鳳毛,叼一根竹管,經常倒騎驢子,據說能日行千里。他象征智慧,專門保佑膝下猶虛的夫婦懷孕。
呂洞賓鉆研道家思想,學問精深,使一口斬妖除魔的寶劍。畫中的呂洞賓常手持拂塵,能治百病。學子赴考前拜呂洞賓,能金榜題名,平安順利。
八仙中衣飾最華貴的是曹國舅,畫中形象是手持玉板,有時加上一把羽扇。據說他與宋朝皇帝有親戚關系,所以代表顯爵與名望。
李鐵拐(有時叫鐵拐李)常以拄拐杖的乞丐形象示人,手上的葫蘆不僅可以枕著睡覺,還裝有仙丹靈藥。他身旁常有魯相伴,一般認為八仙中數他神通廣大,象征仙家智慧。他手中的鐵拐是生性快活的韓湘子給他的。后者手持一管洞簫,有時放在嘴上吹奏,是象征痊愈的仙人。
藍采和穿一襲藍衣裳,手持花籃,賜予年輕女子好運。
八仙中僅有的一名女子是何仙姑。何仙姑手持荷花,成仙時仍未嫁,是宜室宜家、婚姻美滿的象征。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故事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耳熟能詳,到底講了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傳說,八仙受王母娘娘的邀請,到蓬萊仙道參加蟠桃盛會。會上各路神仙云集,大家享受著只有天宮才有的美味佳肴,品嘗著稀世瓜果,熱鬧非凡。會后八仙乘興而歸。
他們來到東海邊時,呂洞賓忽然提議:“我們不搭船也不騰云駕霧,憑各自的本領過海,你們覺得怎么樣?”就這樣,七仙響應,各顯其能渡東海。
鐵拐李拋出手中寶葫蘆,大喊一聲“變”!寶葫蘆“呼呼呼”變大后落在了海面上。漢鐘離也對著自己的芭蕉扇吹了一口氣,芭蕉扇立刻變成了一葉小舟。張果老從懷里拿出一張“紙驢”往地上一放變成了真正的小毛驢,載其來到海面上。何仙姑扔出一朵大荷花,自己穩穩的端坐在荷花座上。藍采和的竹籃變得巨大,足可以載著他渡過東海。呂洞賓拋出寶劍,站在寶劍上一路向前。韓湘子寶物是笛子,他站在笛子上好不瀟灑。曹國舅的寶物是一副“云板”云板成了他過海的工具。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就在他們談笑風生時,誰知驚動了海底龍宮。東海龍王不高興了,派出龍太子到海上探個究竟。龍太子來到海面與八仙初次交手,抓住藍采和,激怒七仙。龍太子召集蝦兵蟹將,搏斗間龍太子變身巨鯨、大章魚、小海蛇、螃蟹精,使出渾身解數,敗陣而歸。
回到龍宮惡人先告狀,東海龍王氣的拍案而起,召集了北海、南海、西海龍王一同商議。決定四海龍王聯手對付剩下的七仙。就這樣四海龍王與七仙展開了一場惡戰。他們各施法術,上千回合不分勝負。
此戰驚動了玉帝,玉帝請出觀音菩薩下凡調解紛爭。東海龍王在觀音菩薩的好言相勸下放了藍采和,雙方才停止爭戰。
東海又風平浪靜了,四海龍王回到各自龍宮。八仙拜別觀音菩薩,拿著各自的法寶,漂洋過海而去。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