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高考話題# ?都會引起多數人的回憶,一起熬夜戰斗的日子,一起通宵背書的時刻,還有我們缺少所有娛樂只專注學習的世界。高考只是一個按鈕,或許打開了眾多人關于那段感動天感動地感動自己的生活,也可能打開一個潘多拉寶盒(Pandora's box),是一段災難的淵藪。
十字路口的高考夢
“”你們現在只準備一件事情就是考上好的大學,那樣你們就自由了” ? 高考走來,聽的最多的一句話。
每次打開記憶的匣子,我用有一個疑問,值得我們想念的可能不是高考,而是那段回憶里的人去往何處,自己曾經那份純真流浪何方?人一直是生活的主角,而我們想在回憶里找到中心。
有時候不是時間把我們推遠而是我們一味以為時間追著我們跑才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去環顧我們經歷了什么,錯過了什么,還有忽略了什么。
高考那段時間每個人都是在虛幻的飽和中充滿的激情,我們什么都不做除了學習,高壓的生活似乎平淡無奇,可是回憶起來想著那時候一起陪伴的人,經歷的一年一度,送走舊人,迎來送往。
我一直都不太回憶高考這件事情,盡管我現在生活的樣子都是我的選擇,沒有那么用力讀書,沒有那么用力去喜歡,更沒有機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說起來遺憾,生活起來充實的一種矛盾。
每個人都站在高考的十字路口,退路即是懸崖,只有目光堅定看著獨木橋過河,河里有尖頭的刀。所有人都在這股洪流之中前進,毫無退處。只能埋頭學習,周圍有著太多人人監督你,鼓勵你甚至強制你。總有一種看似主動實則被強制的心酸。
記得高三時的那個假期補課,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被困在籠中,第一次買了火車票想要滿足流浪的心,想要跨越心里的那條線,想再十八歲做一些不一樣的事。
高考是不是夢,或許,但是大家熱衷的更是有了好大學好工作就有了保障,百萬年薪,階級流動人生巔峰似乎才是這條路的目的地,學習的枯燥就是必經之路。
既然是十字路口,我們可以向東向西向北又向南。而非一條窄窄的獨木橋。經歷過的人不會說高考不好,因為這是底層僅有的機會。成功的人會說高考讓我成功,失敗的人總會說我讓自己失敗。我們開始對高考沒有負面情緒,因為這是一天絕對正義的路,前仆后繼無窮的人可能都要經歷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沒能選擇的時候做出的選擇。
高考后的生活
" if not me, who , if not now, when "
如果不是我,那會是誰?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什么時候?
我一直在想我此時的生活是因為什么契機或者什么樣的經驗累積遇到一些人,知道一些道理,活的不瘟不火可是卻是在每天和真理死磕。總結起來還是不錯,精神滿足,生活單調。
高考失利沒有什么感覺,也不猶豫就隨便一個學校上了,如果當時選擇復讀可能上一個還不錯的大學,知道大學不過是加強版的高中,沒有聊得來的伴,可是沒有此時對于一些對生活深刻的感悟,遇不到船長,不知何處學法語,也不知未來該怎么做。終歸還是無措。
現在更加珍視的就是每次寫文章時的情緒代入,還有因為一些無可言說的悸動慢慢概念化,知道了我原來一直蒙受知識的詛咒,還有思維的局限可能就是語言的邊界。還有每晚七點要聽的課,我在古典音樂聽的維瓦爾第的春,在法國大革命看到的雅典學院,這可能才是我最珍貴的相遇,如果不是這里,我去了另一個地方,可能我現在的相遇就消失不見。
這個世界有沒有可能存在一個平行時空,那個時空的我選擇了復讀,上了不錯的大學,可是依然一個人,得自由且彷徨,不知道知識的詛咒,不知道真理的無窮,可能保持著高中時生物鐘,自習,上課自習。不聽音樂不學哲學,不知道想象的共同體,對現在的人工智能無動于衷,或許更多聊一些我不喜歡但是消遣時間的話題,嬉嬉鬧鬧,生活還沒有到來就開始被真正的平淡搞的心累。
有趣的靈魂總會相遇
高考后的懷念不是懷念更像是一種祭奠,逝去的青春,散去的朋友,留不住的時間還有那些生活里可愛的人。
后來越來越發現生活本身就是多樣的,從來不是所謂標準化就可以定義的,有時候生活的樂趣就是尋找一個一個不確定的答案。
回憶里剩下的越來越少,慢慢變輕然后飄起來自己是飛翔的狀態的氣候那些回憶才會砸回地面,就像乘風破浪里說的,人在死后可能真的會看到自己的一生,自己高考時的認真,還有暗戀只能偷看的女生。回憶固然是好的,一直走總是會記不起那個人。模糊不清但是卻一直在你身邊,為你講題,和你聊天,甚至與你大打出手。
潘多拉的寶盒已經開啟,跳出了生活里的所有邪惡——不滿、虛無、彷徨、嫉妒、痛苦等等,當你準備蓋上盒子時,請在等一下,那里面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