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覃格爾
-1-
告別,是永遠也學不會的事;
等待,是永遠也不期望的事。
誰都討厭等待,最煩悶的應該是等人吧。
我等一個人的最長時間是四個小時。
2012年,我跟他約好在車站見面,一起坐車去學校。
那一年,我十八歲。正讀高中的年紀,是彼此的初戀。
雖然不同校,但是我們已經提前約好,要一起在車站等待對方,一起上學。
我家在農村,到車站的時間半個小時左右。
他家在城市,到達車站的時間十幾分鐘。
但是我卻早到了,打電話沒接。我一個人無聊的坐著,等待的時間也越變越長。
就像之前玩游戲一般,想著玩過這關就不玩了,但總是會繼續闖關。
而我當時就想著,再過半個小時就不等了,再過十五分鐘就不等了....
可是還是等到了四點,腦補著他被某某事情耽擱了...
原來自欺欺人這件事會在不同的事情上得到印證。
4個小時后,我終于決定要走。他來了。
時間不等人,可我在等你。
-2-
電子科技的發達,手機人手一臺。
聊天不再是面對面。
現實中的等待難熬,虛擬網絡的等待又何嘗不是。
初戀以寫信的方式分手,我的不成熟的情感就這么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當面分手都不敢嗎?真是可笑呢~
不久后,暗暗喜歡上了我那悶騷的后桌。
高二文科分班分到一起,偶爾的換座位成了我的后桌。
身高170,長相清秀,愛運動、愛玩游戲、學習中上,只跟自己熟悉的人聊得來。
這就是悶騷男吧。
說真的,很久之后,他都沒有認識完我們班的人。
“哎,那個叫什么來著”跟我聊天想到誰卻不記得別人名字。
“覃,你去問數學老師這道題啊,再告訴我,兩全其美”
他總是會使喚我去。
或者叫我幫他買水果...
這么一看,好似他也喜歡我吧...
但是我忽略了,原本跟他同班的一起轉過來的女生。
我們成了好閨蜜。
以前他們班傳他們兩個怎樣怎樣。
女生便網上問他:你是不是喜歡我?他說是的。
這便可以看出他多悶騷了吧。
盡管這樣,他們也沒有在一起。
高中畢業后,意外得知他的號碼。
2013年12月31日,我大一,12月的最后一天。
打電話跟他表白之后,立馬掛斷。
他之后發來消息,沒有接受,沒有拒絕。大致內容,我已經忘記。
之后手機號碼丟失,我一直在QQ上無恥的撩撥他。
可是很久之后才會回復消息。
但是我還是回發節日祝福之類的給他。
可之后,我得知他與我閨蜜(曾經他喜歡的那個女生有過熱聊后)
加上之前種種發消息不回,我便收起我的卑微。
我在等你回復,你卻與別人熱聊。
喜歡你到塵埃里,開出花來。
直到花朵凋零,你都不曾側目。
-3-
而今,我還在等待,等待辯論的結果。
詢問老師,沒能獲得好運的人是不是我。
老師回復,沒有。
沒有,是什么意思?
我突然覺得自己語文怎么這么差!
是是的意思呢,還是不是?
等待過程讓人焦慮和無助。
-4-
不喜歡吃牛油果,我可以選擇不吃。
可是等待這件事情,我沒有辦法選擇,我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