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管理者問:“我負責(zé)很多店面,我的下屬——店長——都是分布各個城市,我每個月主要任務(wù)就是巡店。如果我在每個店待3天,一個月下來即使我一天不休息最多也就巡10家店,而且在一家店面待3天也深入不進去,我還很忙得要命、累得要死。更重要的是店長們都抱怨說我不關(guān)注他、不重視他。我該怎么辦啊?”
還有管理者說:“我整天與自己店面的員工在一起的時間比跟我的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都長,每天與下屬一起整理店務(wù)、一起賣貨,有時也會跟他們說說笑笑的,為什么下屬依然認為我不關(guān)注他?”
首先明確下屬想要的關(guān)注是指什么?是朝夕相處嗎?是在他們身邊共同賣貨嗎?我覺得不是,至少不全是。
他們需要的是你心里有沒有他們。
著名翻譯家傅雷,他的兒子傅聰早年就出國學(xué)習(xí),行遍多個國家,有成就但更多是苦惱與迷茫、孤獨。傅雷在國內(nèi)就用書信與傅聰溝通,在信中倩雷談了很多方面,談成長、談藝術(shù)、談?wù)軐W(xué),這段時間的書信往來,對傅聰精神世界的提升起了很大作用,最終傅聰成了一個著名的藝術(shù)家。傅聰后來總結(jié)時,說自己的成功是源自父親的支持,沒有父親的書信支持就沒有自己的成功。后來傅雷家書被編輯成書,成為青少年及家長學(xué)習(xí)的表率。
管理者也是一樣,可以用各種方式讓下屬能夠感受到上司在關(guān)注著自己,關(guān)注著自己的工作,關(guān)注著自己的成長。
關(guān)注的內(nèi)容有很多種,比如檢查考核,給對方發(fā)現(xiàn)問題,雖然對方不舒服,但依然能夠感受到上司的關(guān)注;比如對方提出的問題及意見的及時回復(fù),也會讓下屬感受到上司的關(guān)注;比如表揚與批評、比如開會、比如定期會談、比如確定下屬的學(xué)習(xí)方向及職業(yè)發(fā)的方向等。
但有一點,要利用好共性與個性的溝通方式來與下屬的溝通。共性溝通的方式,是指所有人都參加的,比如一起開會、一起提交作業(yè)、一起點評等,這種方式多了可能下屬依然感受不到被關(guān)注。
人性中更想要的是獨特的、個性的溝通方式,比如針對某下屬的情況,可以專門給他編條短信、專門給他寫封信,一對一的溝通也是個性的。這時下屬會感覺這種溝通是上司給自己獨有的,而不是共同的,他會感覺被上司關(guān)注了。
溝通不一定都是一對一的溝通。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出現(xiàn)問題了再溝通或者被下屬催著溝通,這種溝通不但不會讓下屬感受到被關(guān)注,反而下屬會感受到不被重視。所以,管理者要積極主動出擊。
而管理者具體怎么做呢?建議管理者將所有直接下屬的名字寫到一張紙上,每天都要盯著這幾個名字考慮一個小時,盯著某個名字(甚至干脆盯著他們的照片),就想他有什么事沒回報、他的發(fā)展前景是什么、他近期的付出有哪些、他最近狀態(tài)如何、他的店面最近有什么問題?他的下屬最近出現(xiàn)什么狀況了?他本人的提升如何等等。如果想到了某些問題了,要么表揚、要么質(zhì)問、要么提醒等,一個微信過去,對方就能知道原來上司時刻關(guān)注著我啊!
下屬最怕什么樣的上司?
魯迅說在《吶喊》中說:“我感到未嘗經(jīng)驗的無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當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來想,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yīng),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長大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
魯迅描述的這種悲哀的孤獨與寂寞是人性中最為恐怖的。哪怕吵一架,也比這種無聊的空白要強。所以管理者要及時與下屬互動,不管是正向還是負向,都要及時回饋,同時多舉辦一些互動性的活動,讓每個人在哪一刻凝聚所有人的注意力,他就會感到被關(guān)注了。
作為一名管理者,問一下自己:
有多長時間沒有讓下屬感動了?
有多長時間沒有與下屬一起流汗了?
有多長時間沒有讓下屬痛苦流涕地省悟了?
有多么時間沒有讓下屬瘋狂了?
有多長時間沒有閉上嘴巴靜靜地聆聽下屬的傾訴了?
有多長時間沒有深情地注視過下屬的眼睛了?
有多長時間沒有擁抱過下屬了?
有多長時間沒有握著他的手,告訴他:謝謝你!有你真好!
有多長時間沒有給下屬親筆寫過紙質(zhì)的信了?
有多長時間沒有為下屬的付出感動地流淚了?
有多長時間……
關(guān)注員工,不是用我們的體力,而是用我們的腦力、用我們的心胸、用我們的真情、用我們的愛來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