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習慣
去商場本來要去滑冰的,路過西西弗書店,這家書店做的很有溫度.里面的書以人文為主,找不到理科方面的書籍.電腦,編程類的書籍也沒看到.倒是發現一本寫習慣的書.里面說:
習慣究竟是什么呢?其實習慣就是在大腦中設定的程序。
一個程序一旦被設定,便會自動跑起來;所謂的上癮行為,就是人們建立了相應的程序,大腦一旦觸發到程序的開關,就會自動運行.人的意志是無法直接與程序對抗的,起碼是無法長期對抗,意識總有松懈的時候.而程序是不休息的!這就是習慣的力量,既強大又可怕.所以我們要很謹慎地選擇習慣!
書的開頭是一個故事
J先生和x先生寫電子報的故事
吉田先生做事有著一般人都會有的毛病--“三分熱度”。由于在每嘗試一件新事情時都過于熱情,比如說堅持天天寫,但往往沒過多久就懈怠了,然后不知不覺就停滯、放棄了;
而新井先生的做事方式則是漸進的,一開始并沒有很高的目標,一周可能只寫三篇電子報,但是一年下來就累計了一百多篇完整了。然后開始得到網頁的感謝,還開始接受咨詢;還接受了采訪,隨著咨詢量增加,出版社開始找他討論出書的事情;而因為他堅持書寫,他的書可以有豐富的內容作為素材。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堅持的過程中,"習慣所產生的效果會通過復利而產生驚人的效果".
博恩崔西:你的所有行動幾乎全部,或至少有95%,是由你本人的習慣所決定的。
我們一開始說了:
習慣究竟是什么呢?其實習慣就是在大腦中設定的程序。
同時也要明白:
對于大腦而言,沒有好習慣和壞習慣的分別。
對于大腦喜歡自己熟悉的東西,排斥自己不熟悉的東西.?所以要改變一些長期養成的行為習慣,不管意志多么堅定,遇到的最大敵人就是自己,因為:
對于人類而言,保持在固定的狀態會感覺比較舒適,變化則會視為是一種威脅。
作者針對大腦的特點,提出了建立習慣的解決辦法,這些辦法的目的是減少大腦的排異反應,一點點把不舒適變得舒適.就像開車一樣,對于菜鳥,一上車,手腳不聽使喚,要分清油門和剎車,要低頭看檔位,時刻看后視鏡,轉向要打燈.....沒開一會兒就一腦門汗了,而老司機,完成以上操作,基本不帶看的.新手認為的不舒適感,在老司機那已經變得輕松自如了.
以下是不同行為變舒適的時間表:
行為習慣:讀書、寫日記、整理等,培養習慣的時間大約需要一個月。
身體習慣:減肥、運動、早起、戒煙,其帶來的變化對人的影響較大,培訓時間大約需要三個月。
思考習慣:邏輯性思考、正面思考、創意能力,培養時間大約六個月。
現在我們知道,最難的事情是大腦層面的,比如說:建立正面積極的思考方式。曾經有一本書叫《不抱怨的世界》,書里提到三十天建立不抱怨的練習。而從作者的角度,要建立正面積極的思考思考習慣,何止三十天,起碼要一百八十天!
火箭升空的最初幾分鐘、幾公里內所耗費的能量遠多于后來幾天、幾十萬公里旅程中所耗費的能量?!陡咝苋耸康钠邆€習慣》
反抗期(第一天~第七天),42%的人失敗。
不穩定期(第8天~第21天),40%的人失敗
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18%的人失敗
在頭七天,有42%百分比的人會放棄.所以作者提出了兩個方法
對策1,嬰兒學步;
對策2,簡單記錄。
剛開始,一定不要好高騖遠,做最最簡單的事情.同時,做些記錄,在進行到后期,記錄的作用會體現出來,看到自己已經進步了很多,在后期倦怠時,會帶來成就感.
健身房的年卡會員,有超過80%的人沒能堅持下去.真實的數字應該更高,但可以看出.所以健身房銷售可以大膽地不斷賣卡,雖然是年卡不限次數,但他們知道大部分客戶只會來幾次.
預防失敗的"習慣培養三原則"
- 鎖定一個習慣(不要同時培養多項習慣)
- 堅持有效的行動(行動規則越簡單越好)
- 不要太在意結果(你的目的是堅持)
說了那么多,想知道完整的內容,請去看這本叫:?
《堅持,一個可以養成的習慣》 的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