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敲黑板2:為自己工作

昨天,聽了《得到》前些日子的一場視頻例會,其中講到下面一件小事:

CEO脫不花有一天突然感覺自己的公司肯定會出大問題,原因是:

自己發的一則知識型短文被屬下們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轉發了,速度之快讓人震驚。

你讀到這,肯定會認為這家公司的學習氛圍很濃或領導真是有權威,脫不花應該感覺高興才對。

可是脫不花說:“一個人應該為自己工作,一條微信連看都不看就轉發,這說明組織已經從相互協助走向了集權,這不是一種符合當下企業發展趨勢的現象,要深刻反思。”

是的,我在看這條視頻的時候,也是為之一震,結合過去的職場經驗,對個人的工作給大家幾條建議:

1、關鍵經歷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過去聽過一堂人力資源課,老師講招聘一名社招員工主要看什么?40%核心能力+40%關鍵經歷+20%潛力。

也就是說,能力和經歷是擺在相同位置上的。

其實,以我的觀察,個人經歷更加關鍵。

中國是傳統的人文國家,九年的義務教育加上社會風氣,使得中國人的文化素質有很好的基礎(對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有絕對優勢),再加上近些年大學擴招,使青年當中上過大學的人的比例急劇增加,大學生已經是大多數組織招聘的基本要求。

而個人經歷就會有很大的不同了,進入什么行業?進入什么類型的企業?從事過什么職業?做過什么項目?有什么個人成就?

幾年以后,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把很多職場人做出了分類和定位。

所以,關鍵經歷非常重要,在熱門行業、知名企業、關鍵崗位工作過,參與過核心項目,取得過指標性業績,這些都是給你的加分項。

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每一個都需要自己努力爭取,進不了熱門行業,能不能進你這個行業的知名企業;進不了知名企業,能不能做你所在企業的關鍵崗位;不在關鍵崗位,能不能參與一下企業的核心經營項目(比如在銷售公司整理報表);不能參與核心項目,能不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創新或是改進。

這些都需要你全情投入。

2、行動才是一切進步的開始

畢業生的特點是有素質基礎,但是沒有工作能力,就好像一臺沒有安裝系統的電腦。你所在的組織雖然安排各種培訓,但那只能讓你完成最基礎的操作,想提升個人能力,還是要多裝軟件,多運行軟件,才能讓電腦強大起來,完成各種復雜的任務。

那么靠什么才能完成這個目標呢?多學習、多實踐。

這么簡單的道理,很多職場人都會在各種場景中將這一點忽略:

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領導又沒說讓我干;

3、就想找掙錢多又不用干活的工作;

4、就發我這點錢,還要求我這么多;

5、工作能推出去就推出去;

6、工作可以,就是絕不加班。

是不是很多人都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是你,請認真思考:說這些話,必然減少行動的可能,沒有行動如何印證學習的知識?如何積累工作經驗?如何提升個人的能力?

職場老鳥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心得:多做事,沒壞處。

3、個人成長是絕對的,企業成長是相對的

總結過去十年的工作,我得出一句話:個人的工作對組織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對你自己來說確實最為重要。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

個人再努力,哪怕整個部門再努力,行業不行、市場波動、企業決策等都有可能造成這些努力沒有回報。

但是努力對自己來說卻不然,只要你付出了,必然會有所積累,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有可以總結提升的地方,時間一長,你必然會有所收獲。那么還有什么理由耽誤時間、無所事事呢?

為自己工作,就是對自己負責,越來越透明的市場會給你一個合理的價格。

加油吧,伙伴們!

講干貨,上首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他和她的十年之約。在上海場兌現了。 昨晚看熱搜,看到淚奔。 薛之謙上海演唱會喊話前妻,現場彈唱了一首《安河橋》,兌...
    菜菜小仙女閱讀 225評論 0 1
  • 這是我寫的一篇與科學有關的文章,前期查閱了大量資料,但也突破了所有資料,成就了一個全新的發現,可能會顛覆你的視角…...
    當下的幸福空間閱讀 607評論 0 0
  • 一元奪寶,實際上為用戶通過湊錢參與商品奪取,奪寶平臺通過一種公開算法的形式進行抽獎,從參與者中抽取出最終的商品獲得...
    君同青空云也閑閱讀 260評論 0 0
  • 剛剛到酒店里面,來上海參加劉潤老師線下大課。上次在北京舉行1400,沒有參加。這次在上海舉行2400,不包括住宿車...
    羅召偉閱讀 177評論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