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上周六,桃子所在的幼兒園組織春游活動,這是桃子入園后的第一次集體活動,聽到春游的消息后,她很興奮!早上也不再賴床早早起床出發(fā)了,在大巴車上,老師為了活躍氣氛,從第一排開始邀請小朋友們輪流來表演節(jié)目,表演完節(jié)目可以獎勵一個棒棒糖。桃子喜歡吃糖,馬上就說:“我要吃糖!”我說:“可以啊,寶貝,那一會兒咱們表演一個節(jié)目好不好?這樣就可以領到棒棒糖。”她一開始還點頭,當老師走到第5排的時候(我們坐在第7排),桃子小聲的說:“媽媽,我不想表演,我害怕,我害羞”。我說:“桃子,你可以唱一首在家和媽媽一起唱的兒歌啊,你唱的很好聽呢。”桃子:“我不要,我好困啊,我要睡覺”然后就真的假裝很困,咪著眼睛,快要睡著的樣子。老師走過了我們這一排后2排左右,桃子撐開眼睛,看著我說:“媽媽,我想吃棒棒糖!”我說:“你可以通過自己的一個小表演,拿到一個棒棒糖!你要不要試試?”她再次拒絕了我。但不停的說:“我要棒棒糖!我就要棒棒糖!,我一開始耐著性子勸說和鼓勵,桃子拒絕表演,但耍賴著哭必須得到棒棒糖,我想發(fā)火,最后忍住了!從背包里拿出其他水果轉移了她的注意力。我沒有臨在的感受桃子的需求,而是希望用自己的標準去控制孩子,最后不受控還想發(fā)火,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真實的鼓勵和愛。
事件二:周一早上送孩子上幼兒園,她前陣子咳嗽大概半個月沒去,所以早上從穿衣服就開始哭,然后大聲叫奶奶(奶奶一來,就會幫她說話,就跟我說:孩子哭的又咳嗽了,不想去就不去了),今天早上,我讓奶奶先出去,抱著她陪伴她哭了20分鐘,沒有沖她喊叫,也沒有拿巧克力作為去幼兒園的交換,告訴她:今天是周一,媽媽去上班,你要上幼兒園,這個是肯定的,你不想說為什么不想去幼兒園只想哭的話,那媽媽陪著你,但是哭沒有用的。我冒著要遲到的風險陪著女兒哭了20分鐘,心里委屈的想著我都這樣了,還不夠嗎?其實這并不是愛,我偽裝了一個好媽媽的形象,傳遞給女兒的是焦慮和委屈,女兒感受到的不是愛!
? ? 今天看到張妍發(fā)的鏈接里面有這樣一句話:親子教育的核心是自我教育。我們要呈現(xiàn)給孩子的是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偽裝的自己。云若姐說:我們的心是流經(jīng)愛的管道,當心為外物遮蔽的時候,愛的流淌也會滯澀,傷己傷人,尤其是最親近的人。這兩天我倍感受挫,我不愿意但是又不得不承認:我一直不愛自己,看不到自己,又怎么能愛孩子!我要帶著對自己的愛,做一個真實的媽媽,而非最好的媽媽和正確的媽媽,去連結到自己的孩子,讓愛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