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老師懷孕了,月底回老家, 之后回來就不知道到什么時候了。
趁著周末有時間,趕緊再多去畫幾次。早上老師問今天要畫什么呢?翻下手機相冊,找出前幾天從微博上存的一張圖發過去。當時存下來的沖動,是喜歡這個畫面的干凈、
今天畫完之后,微信發給好朋友。她回復一句:你的自畫像?畫的時候沒注意,她一說還真是覺得跟自己很像。但本人可能沒原畫中呈現出文藝范十足的意境。
這是第十四幅油畫作品,也距離學油畫正好一年的時間。沒有同事如的高產,但基本保證每個月至少去畫一次。真正堅持下來,發現畫畫真的沒有那么難,當然前提不是要當成專業去做。每次發到朋友圈里,朋友們說好漂亮,其實我們一起學畫的幾個人,都能畫成這樣。
上小學時候,姐姐學國畫,我學毛筆字。小升初的那年暑假,背著畫夾學了一個暑假的素描,畫畫稍微留了點基本功。還記得初中的時候,英語作業本上畫的都是韓梅梅。
因為字寫的還不錯,初中三年,班級的黑板報都是我跟幾個同學的任務。那時候電腦網絡資源沒有這么發達,買了好幾本黑板報書,專門學里面的異形字和各種插圖。為了每個月的黑板報評比,常常下課在畫,放學在畫,周末還在畫。評比出優秀的還能拿到流動紅旗, 那一周學校大門口的黑板報也歸我們負責。多了更多的任務,但是我們出的內容全校師生都能看到,并且是有署名的,對于當時的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值得興奮和炫耀的事情。
高中后,因為繁忙的功課,再也沒有畫過。逐漸的,這個還算得上的愛好,就給丟了。
有人說,畫畫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老祖宗的文字都還是從畫中逐漸演化而來,小孩子在學會寫字之前會先學會用畫畫表達感情。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在成長的過程中就逐漸的丟棄了。
重新拿起畫筆,繪畫人生百態,也是一種生活和記錄。